近些年,低价标签牢牢贴在了液晶电视产品上。没想到,近日液晶电视价格不降反升,迎来了一场意料之外的涨价潮。康佳、TCL、长虹、海信、创维等国产电视品牌均上调产品价格,最高涨幅达30%。
然而,在一片“涨声”中,也不能忽略市场的风险。业内认为,当前全球电视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随着电视价格上涨的步伐持续推进,可能会抑制或降低消费需求,因此涨价也要掌握好度。
成本增加,倒逼电视涨价
近日,多家电视厂商的涨价通知被曝光。
有消息称,康佳电视自6月21日全尺寸段产品价格全线上调。对此,康佳集团相关负责人证实,称全渠道零售价格上行,调价幅度普遍超过15%。TCL自7月1日起,对智屏(TV)产品价格作调整,预计整体上调15%~20%。创维将从7月1日起,LCD拼接屏系列产品价格上调5%~10%。此外,长虹自6月21日起,电视全线在售产品上调10%~30%。
实际上,据业内人士称,电视价格从3月份就开始涨了。没想到,经过多月连续上涨,电视价格仍未有下跌迹象。
记者从线下、线上市场获悉,今年以来,电视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在某家电卖场中,康佳一款55英寸4K电视6月底报价3000元,相比今年4月2899元的价格,涨了超100元;在线上的创维集团京东旗舰店内,低至1199元的55英寸A5 PRO如今涨到了1694元;在TCL京东自营官F旗舰店内,去年12月报价为1599元的65英寸电视产品,如今已经涨至2099元。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店,2023年元旦前,仍有售价1199元的55英寸电视,但到了今年7月2日,55英寸电视的最低报价为1399元。
在各大电视品牌宣布涨价的背后,是面板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上半年,在头部面板厂积极持续控产的策略影响下,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迎来超预期上涨。
据了解,电视面板价格自今年2月份以来持续上涨。以32英寸电视面板为例,今年2月,该类型面板价格约26美元,而到7月份,已经涨至38美元,涨幅高达46%。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WitsView睿智显示调研数据,预计2023年7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全尺寸价格仍维持上涨趋势,其中,50英寸与65英寸与前期相比均涨3美元。
2023年7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不同尺寸的价格趋势
数据来源:WitsView睿智显示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分析说,作为电视整机的核心成本部件,液晶面板的成本直接影响电视整机的价格。从今年2月开始,液晶面板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这就导致电视整机售价水平难以覆盖成本,如果电视厂商不涨价,它们将不得不承担整机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的企业亏损风险。
TrendForce研究副总范博毓则分析说,电视面板价格在面板厂持续控制稼动率,维持供需平衡下,短期内仍保持持续上涨态势。随着电视面板价格继续上涨,品牌厂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电视终端价格预计仍会持续上涨。但具体涨到什么程度,还未可知。
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当前中国电视零售市场已经开始涨价,但是海外市场要不要涨价,品牌商们还在观望中,如果整机厂开始出现亏损,销售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后续可能会在规模和利润中做选择。
不能迷失在“涨声”中
曾几何时,作为家庭“大件”的液晶电视也算是“奢侈品”。
2005年,第一台40英寸的索尼液晶电视价格高达4000美元;2009年,一台65英寸三菱电视售价虽已降到1600美元,但这个价格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仍然比较奢侈。直到2010年以后,中国厂商的加入打破了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对电视最重要的器件——液晶面板的垄断局面后,液晶电视才逐渐变得让大部分消费者买得起。
而如今,液晶电视在效果、性能、尺寸不断提升的同时,价格却一路走低,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许多大品牌的百元级电视机。
有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国内彩电市场上彩电产品的平均尺寸从44.5英寸增长到54.4英寸,单位面积售价却从75.58元/英寸下降至61.79元/英寸。
在京东平台上,记者看到海信55英寸4K高清电视机售价为1299元,长虹65英寸4K高清电视机为1699元;千元以下的电视机也不缺大品牌,小米43英寸全面屏电视售价749元,创维40英寸高清电视699元。
“同样是液晶屏,一部手掌大小的低端智能手机动辄两三千元,而一台55英寸的电视,不到2000元就能买到。”“现在,15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台性能不错的55英寸液晶电视。如果是挂在墙上那种小的,几百元就可以买一台。”《中国电子报》记者在采访时听到很多消费者都有类似感受。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希望电视产品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便宜。但是,对于电视厂商来说,终端硬件的利润越来越微薄,压力也随之加大。
财务数据可以佐证:相较于格力、美的等空调厂商30%以上的毛利率,创维、TCL等企业的电视产品毛利润率约为15%。
“低价产品让整个产业链赚不到钱。”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如此概括电视行业过去几年的发展态势。
“一味低价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却不算好事。”GfK黑电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杨毅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行业发展看,低利润甚至负利润不利于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行业创新,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利润并将其投入到持续的研发中,才能不断为消费者创造出更优质的产品。
董敏指出,中国电视产业多年来沉陷低价、低利润的泥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品变革不充分,同质化问题严重,无法引发消费者的购物冲动。所以,只有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回到合理水平,市场发展才有可能健康,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而此次涨价,虽然是因屏幕端涨价传导所致,但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通过涨价,电视厂商可以转移成本压力,改善经营业绩。
不过,电视企业也不能迷失在“涨声”中,忽略市场风险。
“涨价要掌握好度。”杨毅晟强调,当前海外市场依然遭受高通胀困扰,电视需求低迷,如果提涨终端价格势必会加大消费者负担,可能会抑制或减少降低消费需求。
自2021年起,全球电视市场需求转向偏弱,今年来市场需求依然放缓。随着电视价格上涨步伐加快,终端需求预计将继续下跌,业内认为,电视产业需要尽快在“价格—规模—利润”中寻找到平衡点。
“事实上,电视涨价需经过市场检验,需平衡买卖双方的需求。”董敏强调,产品可以涨价,但企业需要将获得的部分利润反哺到产品和服务升级之上,只有消费者获得了价值才能真正认同价格的上涨。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最需要的一定还是性能优异,价格实惠的产品。
长虹多媒体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采访时也强调,此次涨价实际也可能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机会。
关于液晶电视到底要如何才能彻底撕掉低价标签?杨毅晟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避免“供大于求”导致的恶性竞争:例如,要从供应端控制产能,有序淘汰低效劣质产能,减少对新产能的投资。同时,企业还需要拥有很强的技术革新决心,赋予现有产品更多附加价值,让消费者愿意为“溢价”买单,比如现在的MiniLED和游戏电视,艺术电视等。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