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年中国电视嬗变来看“未来电视”的基本特征与典型形态

作者:DVBCN 来源: DVBCN 2022-11-22 13:13 阅读(

  时值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期间,2022“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成功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会上作了《未来电视从现在出发》的主题发言,本文为DVBCN笔者根据线上直播嘉宾发言结合个人理解而作。



  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首次提出了“未来电视”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强技术路线、发展模式研究,以科技赋能推动行业重构,努力构建大视听发展格局。意味着国家广电行政部门已经按下了“未来电视”发展的启动键,也意味着“未来电视”成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依托,对于视听媒体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余年来,尽管频道确实在大幅收缩,但电视并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消失,而是以视频的形态与互联网融合,实现了新的迭代。电视的形态并非是静止的,其一直在实现变革,当下的电视也可以说就是过去的“未来电视”,可以预见的是,现在的未来电视将是现在电视的升级迭代。

  电视的技术基因是音视频技术,其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中驱动着电视形态与运作模式的基因重组,能否跟上信息技术的革命步伐也决定了电视的发展命运。未来的电视能否赢得用户、实现新的发展,也取决于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

  从过去电视到现在电视

  二十年来电视媒体发展经历了从上坡到下坡的演变,当前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上坡,主要的机遇在于以下几方面的战略。

  1)数字化战略

  在传输覆盖领域,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是推动数字电视发展的初始力量,自2003年起广电总局开始了从有线电视侧启动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到2006年有线电视数字化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特别是视频点播、付费频道、高清频道、信息服务和电视商务逐渐展开,有线电视实现了从模拟到有线数字化的整体转变,逐渐建成了包括数字电视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在内的有线电视数字体系。

  市场方面也聚焦于电视设备的更新升级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数字电视应用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上升到了国家事业布置层面,带动了相关节目制作、播放和服务的数字化。

  因此,有线电视数字化可以说是本世纪电视的第一次大变革,其后还进一步推动了有线网络的双向化、IP化等改造,推进直播卫星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传输覆盖网络的数字化。

  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为1.96亿户,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实际用户数9701万户,分别占有线电视总用户的96%和47.5%。在节目制作领域,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并向着高清、超高清发展,省级以上频道实现了播出的高清化,市级频道高清化加快。目前现有高清频道985个,4K超高清频道8个,8K频道1个。

  2)媒体融合战略

  自2014年部署的媒体融合战略开启了我国媒体变革的新阶段,也是推动电视变革的重大举措,电视形态以及观看电视的场景、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IPTV、OTT等逐渐替代者有线电视快速发展,网络视频、移动数字电视、交互电视等替代了大屏电视,传统电视加快走向了衰落。

  在有线电视用户逐年下滑的同时,IPTV用户在2021年则已经突破了3亿户,OTT用户达10.83亿户,网络视频用户达9.75亿,短视频用户达9.34亿,可以说新的电视形态已经成为主流。

  3)智慧广电战略

  自2018年广电总局正式启动了智慧广电战略,主要是深化广播电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慧化发展,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从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开发新业态、提供新服务、激发新动能、引导新供给、拉动新消费,为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广电业务在新时代获得新的拓展。

  智慧广电战略是数字化战略的深化,着力点在以下几方面;

  内容生产体系;节目制播体系;传播体系;安全与监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生态体系。

  4)全媒体战略

  自2019年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代表的“四全媒体”正式提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广电的融合,推动了电视向智媒体的发展,电视也向着更高阶形态变化,互动式视频、沉浸式视频实现了双向聚合、精准传播、多面服务。

  通过对二十多年来的电视演进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媒体技术应用变革主要体现在电视和视频媒体;

  2)电视迭代的推进机制受广电体制和地方资源投入的影响,其力度与速度的差异较大;

  3)体制机制改革成为新技术应用和系统性电视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未来电视的基本特征与典型形态

  2021年,广电总局提出要加强行业全局性、关键性的“卡脖子”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加快“未来电视”关键技术研究,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杨明品认为,未来电视是系统性和革命性的迭代升级,“未来”指时间,“电视”指以视频为主体的音视频媒体。整体理解,未来电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多元呈现的、包含各种介质的新一代综合性视音频媒体。其精髓在于“前沿技术+电视”,通过VR/AR实时交互、元宇宙等技术实现各流程的创新,将最新技术与广电媒体的各方资源优势相互结合,牢牢掌握发展发展的主导权。所以从有线网络发展来看,未来电视需要从家庭有线电视平台升级为家庭物联网平台,催化服务的视听化、视听的泛在化,使广电网络行业实现新的产业变革。

  未来电视作为广义的概念,其内涵要义不仅在于“电视”媒介发展本身,更在于“电视”的未来形态及生态,反映出广电行业发展的全局观和整体观。

  未来电视的基本特征反映为:

  1)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未来电视的载体不止于电视机,而是生活中各种可见的各种显示介质;

  2)视听体验的沉浸化

  包括超高清、沉浸式、三维声、XR、互动视频、自由视角、全息成像等多种体验方式;

  3)应用场景的全景化

  未来电视不只是看电视看节目,还可以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全面服务于政用、民用、商用;

  4)服务形态的智慧化

  未来电视可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紧密融合,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可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5)服务供给的协同化

  未来电视将带动行业上下、内外的大协同、大融合,形成网络互联、业务互通、数据共享的全新制播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

  6)推进布局的系统化

  技术应用的系统性要求推进的协同性,单项技术的应用无法实现电视的新迭代,需要推进高清超高清、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I等技术技术的系统性整体性应用、内容生产、渠道平台、终端等系统性整体性的应用。

  未来电视的典型形态体现:

  2019年广电总局提出了5G高新视频的概念,高新视频的发展确定了视频的走向为实时、高清、沉浸、交互,包括了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和云游戏,总局还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标准文件并组织了相关评选赛事等。

  1)互动视频

  具备分支剧情选择、视角切换、画面互动等交互能力,支持时间域、空间域、事件型的互动,使观众能深度参与,用户粘性等也进一步提高,引发新的商业及制作革命。

  2)沉浸式视频

  能提供裸眼3D体验,具有超高画质、超大视角、超强视听沉浸感,使观众能获得周围多方位的视听信息,带来传统视频技术无法实现的身临其境感受。

  3)VR视频

  基于VR眼镜或头显,在用户体验上具有很强的沉浸性,使人能置身于一种虚拟环境与真实世界难辨的场景。

  最后,在优化“未来电视”推进机制的思考层面,需要通过系统协同推进未来电视的发展。要编制好规划,做优顶层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加快未来电视相关产业技术产品创新,更要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适应未来电视的发展需要。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61516.html

下一篇
11 月 22 日消息,据韩联社援引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22 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电视销量为 1.43 亿台,销售额 723.9 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 4.4% 和 12.7%。 具体厂商排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