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进军影视圈,微综艺、微电视剧成为行业新方向
作者:骨朵网络影视 来源: 骨朵网络影视 2018-11-06 13:38 阅读( )
今年,漫画平台漫漫漫画推出首部每集4分钟时长的竖屏真人剧《颜冬先生别过来》;有视频平台上线了首档职场微剧《抱歉了,同事》引发关注;爱奇艺将推出的首部竖屏网络剧《生活对我下手了》。
而上半年今日头条也豪掷40个亿,投入资金打造它的移动生态IP综艺,布局影视板块。种种迹象表明,在尝试剧集、综艺上,短视频跃跃欲试。
2016年,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曾在短视频领域投入10亿资金发展业务,并坚定不移的认为,“短视频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领域”。
从2015年短视频社交兴起,各大互联网巨头排兵布阵进军短视频领域;到2016年短视频行业真正迎来兴盛的时期,各种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诸如Papi酱等短视频达人出现,视频网红崛起,资本持续加码的过程;再到现在短视频跨界影视圈,以微剧、微综艺的形式和用户产生互动,并出现了《抱歉了,同事》《生活对我下手了》等内容,短视频经历了从信息到内容再到影视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迭代。
2016年到2018年,仅仅过了两年时间,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53亿变成了2.42亿,到2018年底预估的3.53亿,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激增。资本对短视频抱有热情,音乐短视频、美妆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等平台相继获得资金支持,融资进程非常顺利。
从2013年诞生的一种技术手段,迭代到2015、2016年全民参与的微博秒拍等社交平台,资本涌入、逐渐形成体系化生产MCN品牌机构、网络红人的形式;再到如今成为影视宣发沃土、不少视频平台开始重视起微剧、微综艺、竖屏剧等内容形式,短视频根据网络用户需求不断迭代发展,商业变现更加成熟。
短视频如何杀入影视圈?微剧、竖屏剧、微综艺试水
今年年初,业内盛传今日头条要进军长视频业务的消息甚嚣尘上,直到8月最终以西瓜视频入局移动IP综艺生态“落锤”,之后10月推出片单,短视频试水微综艺引起各方注意。
和以往的PGC和MCN机构生产的综艺、剧集都略有不同的是,今年爱奇艺、腾讯这两大头部视频平台在短视频剧集上有所尝试,而西瓜视频这款短视频平台则直接推出了微综艺,并宣布打造其移动短视频IP。
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打起了将短视频和影视内容结合的算盘,首先试水的是微剧、竖屏剧和微综艺。从目前的内容形式上来看,短视频和影视剧的结合上,有微剧、微综艺、微资讯等形式;从内容模式上来看,则有横屏和竖屏两类。新形势下,综艺、剧集嫁接短视频已经不再新鲜。
在剧集的试水上,腾讯和爱奇艺今年的动作都比较大。比如本月1号,在2018腾讯全球伙伴大会上,其新款短视频APP“yoo视频”正式与大众见面。
这款短视频平台以人格化账号为主体,拥有Vlog和Vstory两种不同的内容形态。Vlog注重展示人格化的内容,而Vstory则注重微短剧、微综艺。腾讯这款根植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平台,在“草根”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秩序,并进行内容迭代。围绕“人”这一IP,生产“剧情式”的内容作品,微剧、微综艺都是它主推内容。
现在,yoo视频已经上线的微剧内容就有聚焦职场、每集只有4分钟的泡面番《抱歉了同事》,和情感类微剧《声声慢》、历史微剧《史密私》等作品。这些剧集内容的时长都非常短,且在短时间内,剧情形成多次出现反转,注重打造人物角色性格。
在试水竖屏剧上,将于本月16日上线爱奇艺的竖屏网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宣告正式杀入竖屏内容市场。爱奇艺CEO龚宇此前提出对竖屏网剧想象,他认为中国70%以上用户使用竖屏观看方式,竖屏内容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主流方向。同时宣布旗下莱特工作室主要负责创新竖屏内容的挖掘,生产专业影视作品,重新定义竖屏观影市场。
在短视频与综艺节目的联手上,西瓜视频抱有的野心是,在今年投入40个亿“all in”综艺领域,打造移动综艺生态IP,推出了六部微综艺和两部原生互动综艺。
可以看出,在轻综艺和短剧集之后,时间更短、互动率更高的微剧、微综艺成为了视频平台们的新宠。在短视频用户规模整体提升、商业变现模式更趋于成熟的现在,短视频杀入影视圈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竖屏、移动,是新的趋势
短视频发展到现在,在和综艺、剧集的融合上,用户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竖屏”“移动”是目前的新趋势,在新闻资讯、剧集内容的应用上,这两个关键词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在对竖屏剧的探索上,漫漫漫画的尝试显然更早些,它于今年3月上线了讲述兄弟情的竖屏泡面番《颜冬先生别过来》。这款在漫画平台上更新的真人剧内容非常垂直,且渠道就已经对标了目标用户。而爱奇艺将要上线的竖屏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则是以“人”为IP,以著名网红辣目洋子的知名度,先打出这部剧的热度。
新浪娱乐也已经上线了它的竖屏资讯内容,将一天中最热的信息资讯整合到一起,以短视频的形式推送给用户。这样的内容形式其实是为了迎合引动产品上用户的使用习惯。
短视频的出现,本质上是人们对信息的容忍度发生了变化。类似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凭借高节奏、高密度、碎片化、信息流的内容形式切割着用户的注意力时间,逐渐被影视公司所重视,成为文娱内容的新宣发渠道,为长视频创造了“出圈”的机会。
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们对“竖屏”的追求,也可以归因到抖音、快手等这类日活用户规模大的短视频应用的广泛使用上。
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媒体逐渐变成PC端,再慢慢过渡到移动端时,人们对内容的呈现形式也相应的产生了新要求。横屏到竖屏的过渡,是人们获取内容、观看行为的习惯转变。以“技术流”闻名的抖音,平台上所有内容都是竖屏形式,以“全屏化”特质给观众带来相较于横屏内容的沉浸感。也正是源于这样的原因,竖屏剧集产生出现了契机。
而“移动”则是基于用户观看行为出现的趋势。
从客厅文化中解放出来的观众,进入小屏时代之后,对移动产品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视频平台方们自然也明白,PC端过渡到移动端之后,用户大多数观看行为是集中在移动端的。就像你可以在地铁上抱着手机观看《延禧攻略》和《天盛长歌》,但很少看见有人会拿着笔记本在地铁上“刷剧”一样。
互联网文化下的“人即内容”原理
三年时间,短视频发展至今,经历2013-2014年的新诞生,到2015-2017年短视频社交内容爆发,再到现在内容生产逐渐形成秩序,开始“触碰”剧集、综艺,依旧处于内容制作的风口,并愈演愈烈。
观察现在这些内容产品,不难发现,短视频与剧、综的结合上其实具有很多显性特点。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核心,“人即内容”的原理,这里的“人”既指IP,也指人设的打造。
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粉丝文化,现在的微剧、微综艺内容其实非常依赖“人”这个IP,并以此去打造“人设”,进而生产可复制的内容。
就像腾讯旗下yoo视频所主张的“人格化”打法。只要人设树立起来之后,它就可以被运用到各个不同的场景中去,是最大的内容IP。而爱奇艺的《生活对我下手了》则以辣目洋子为核心IP,微综艺《侣行?翻滚吧非洲》则是以“张昕宇梁红”为IP,这些都是以“人”为主要IP的内容产品。
围绕着这个IP,它们的粉丝粘性和流量更强,在之后打通长视频上也会有所帮助。同时,在变现层面上,比如广告招商和电商,也是非常有利的一种手段。
其次,这类产品的互动模式和现在依赖弹幕、评论的剧集综艺不同。微剧、微综艺的互动性高,非常即时,相对易于传播。它们一般是在一个账号主体下上传的内容产品,比如和今日头条相互打通的西瓜视频,它可以同时分发图文、视频、问答等内容,促进用户互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内容有时候过于垂直和圈层,往往很难形成比较大的传播,“出圈”非常不易。
而对于一些剧集内容来说,虽然短时长内已经创造了具有非常多反转和爆笑的微剧内容,但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制作者更应该重视内容的质量和深度,“泡面番”不是保护伞,追求“土味”更不是长久之计。
网络剧经历过段子剧时代,已经到了输出价值观的时代。用户对内容的审美不会退步,只会更严苛,只要不及格,该diss和还是会diss。相对长视频,创作者在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上“富裕”之后,内容质量更应该提高。
相关文章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