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不止一个行业大佬说过电视机业马上要洗牌。但是,这些声音都被淹没在互联网电视的狂欢自嗨中。仅过去1年,就有十多个互联网电视新品牌涌入市场。
互联网电视蜂拥进入市场,但至少目前来看,他们还未获得利润。刚刚发布的一组行业数据会给这种狂欢降降温。中怡康近八周市场(12月21日到2月14日)占有率显示,国内市场排名前八大电视品牌中,仅排名前三的电视机企业市场占有率份额增加,后五名的份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多的品牌下降了3个百分点。
老牌家电三强优势明显
一、二月份是开年旺季,一年最重要的销售季节。两个月的数据统计似乎显示出了全年的趋势,那就是加速分化。从数据上看,强者开始变得更强,前三位的海信、创维、TCL不但是仅有的几个在增长的品牌,而且也可能是仅有的3个还在盈利的本土电视企业。“中国彩电五强”康佳、长虹颓势显现。
上个月发布的2015年业绩预报显示,四川长虹2015年全年净利润将亏损19.5亿元,而深康佳全年预计亏损12亿~14亿元。
即便是TCL集团整体实现了盈利,但是涉及电视的TCL多媒体仅“全年有望实现盈利”,此前的三季报电视业务仍在亏损状态。
看来不用等到潮水褪去,裸泳者就已显现。
与电视机行业普遍不盈利、亏损相比,中国国内电视机品牌的数量却达到历史新高。据统计目前国内市场有79个电视品牌。
历史上的一幕还会重现吗?曾经,中国电视品牌遍地开花,几乎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电视品牌。牡丹、飞跃、孔雀、山茶、如意等至少50个电视品牌都曾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但经过大浪淘沙,只有海信、TCL、长虹、创维、康佳、海尔等电视品牌成为赢家。其他品牌基本已成过往云烟。
在乐视、小米的带领下,微鲸电视等越来越多互联网电视品牌进入市场,尽管他们都不盈利,而且一段时间内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比起不盈利,更严峻的情况是行业增长已经放缓,总量仅微小增长。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4674万台,同比微增4.8%,仅增加了224万台。也就是说,大批互联网电视品牌涌现的2015年,几乎没有带来行业的总体增量。互联网品牌诚然切走了一部分蛋糕,但市场的需求并没有被唤醒和放大,并没有出现5年前智能手机换代时的井喷期。
原因何在呢?应该说症结还是在产品。2015年多家企业打起了口水战,但列出的种种数据,却没有一个被公认视频内容最强。
互联网电视特征不明显
乐视宣扬生态,但牌照问题是头上之剑;小米声称10亿美元布局内容,但却看不到显著差异;微鲸有着内容的光环,营销和推广却还没找到节奏。互联网电视的表现,反映出一个尴尬的现实,那就是互联网电视虽然拿体验、内容、服务做卖点,但软件和内容的差距却没有拉开,反而在缩小。
不但彼此之间同质化严重,就是相比传统电视品牌,也看不出相对优势。这样的产品现状怎么能刺激新的市场需求?
家电中国网总编张大海认为,2016年老牌企业在新技术和设计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快,而互联网电视在内容和生态方面也会加速,两个阵营的竞争加剧是必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老牌电视品牌还是有优势。
相反,老牌电视厂商的在顶住了互联网电视冲击的前三板斧后,补齐了短板,稳住了节奏,强者愈强,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值得关注的是,当“互联网派”电视品牌的软件和内容渐渐平庸时,老牌厂商的技术优势、硬件价值被重估:曲面电视、ULED分区动态布光、画质引擎芯片、激光显示等吸引了用户关注,成为智能电视差异化的支撑点。
硬件和软件谁能引领新一代电视发展,目前业内并没有定论。苹果CEO库克说过,“电视的未来是应用”。在当下,占据客厅中心的互联网电视缺乏更丰富、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体验改变的应用(而不仅是视频内容数量)。但是,在“应用”的闸口还没击穿之前,硬件依然是引领电视升级的主动力,也是最基础的动力。
在加速分化的局面下,2016年有可能出现电视机企业“淘汰赛”: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将会进一步角逐市场份额;传统电视五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进一步分化;互联网电视之间相互厮杀,这一幕或在不久的将来上演。
产业经济观察家、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分析认为,传统电视品牌之间的竞争会愈发激烈,而互联网电视集中入市将会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电视厂商应该在维护客户关系方面做足功夫,毕竟消费者绝大多数还是传统电视的拥趸者。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电视机行业有望形成空调、冰箱等白电市场的寡头格局,数字显示,国内空调、冰箱排名第一的品牌都占有了30%以上市场份额,电视市场份额第一的海信市场占有率是17.05%。这样比较看来,电视市场加速分化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