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表现
海信系:以约 90 万台的出货量稳坐当月头把交椅,同比增长 11.0%,市占率达 23.9%。
小米(含红米):表现极为突出,11 月出货量约 73 万台,同比大幅攀升 21.7%,涨幅在排名前四的品牌中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为 19.1%,环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位居第二。
TCL 和创维: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长虹、海尔和康佳:这三个品牌在 11 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 56 万台,同比增长 23.1%。
外资品牌: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四大外资品牌的合并市占率已不足 5%,市场份额进一步被国内品牌挤压。
![1733381179982740.png 微信图片_20240708094629.png](https://newsimg.dangbei.net/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05/1733381179982740.png!0)
2、场趋势分析
国内品牌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其在产品创新、性价比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不断努力。随着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功能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国内品牌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在中低端市场,国内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占据了较大份额;在高端市场,也通过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逐渐崭露头角。
3、米电视的成功因素
小米电视的高增长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密切相关。一方面,小米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于大屏幕、智能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强大的线上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此外,小米在产品创新上也持续发力,如在智能交互、内容生态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1733381194921804.png 微信图片_20240709105514.png](https://newsimg.dangbei.net/ueditor/php/upload/image/20241205/1733381194921804.png!0)
4、望未来
预计中国电视市场将继续保持竞争激烈的态势,国内品牌有望在市场份额争夺中进一步占据优势。各品牌将在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服务提升等方面展开更为激烈的角逐,消费者也将从中受益,获得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电视产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