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电视的适老化改造

作者:方世彤 来源: 综艺报 2024-06-11 16:05 阅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15.4%。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据测算,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重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互助性养老、医养康养、银发经济和智慧养老等领域。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都聚焦银发经济,表明国家对银发经济的高度重视。

  目前,传统电视的收视群体主要是老年人,这也是全球趋势。英国广电管理机构Ofcom的一项调查显示,65岁以上英国成年人观看广播电视的时间(每天350分钟),是16-24岁成年人(每天53分钟)的7倍。美国电视台高管也表示,是老年人维持了传统电视的生计——美国大多数娱乐节目的平均观众年龄都在60岁以上,如《好声音》(64.8岁)、《蒙面歌手》(60.6岁)、《实习医生格蕾》(64.1岁)、《少年谢尔顿》(65岁以上)。英美等国家吸引老年观众群体的做法之一,是保留他们喜欢的经典内容。英国很多电视综艺、真人秀都有二三十年历史,至今仍在持续更新,如《我是名人》《舞动奇迹》已播出20多年,《古董路演》《乡村档案》已播出30多年,积累了大量忠实观众。

  服务好老年人是当下社会重要议题,也是电视领域的重要课题。2月1日,“重温经典”频道开播,频道定位为公益性频道,免费向观众提供应看爱看、脍炙人口的经典内容。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频道开播以来,收视用户规模和收视率保持上涨趋势,已基本稳定在全部上星卫视频道上游水平。湖南电视台此前也已将湖南公共频道转型为老年频道——爱晚频道。爱晚频道以老年生活服务为主要创作方向,打造内容矩阵,通过“爱晚App”、社区产业等渠道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今年上海市政协委员赵正科提交了“关于在上海电视台开设老年频道”的提案,建议研究开设老年专属频道,科学设置播放内容,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等。

  开办专门的老年频道,自然是电视台服务银发群体的一个重要思路,不过,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开办老年频道显然不像开办少儿频道那般“效果显著”。无论是频道内容,还是运营模式,都需要管理者大胆创新、小心求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为老年群体,但是不同年龄段老年观众对电视、网络视听平台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尼尔森的收视数据显示,在美国大约25%的流媒体视频播放量来自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代人在美国也被称为“baby boomer”(婴儿潮一代),指他们和年轻人一样,乐于接受新事物。

  3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10.92亿人,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2年12月的30.8%提升至32.5%,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我国60后人群普遍心态并不老,虽然退休了,但是思维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有很大差别。我在社区学校教老年人用剪映App制作视频,经过3个月的学习,很多60后甚至50后老年人都非常轻松地掌握了其中技巧,自己拍摄剪辑了很多精彩的内容。对于这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年人,电视台应该有相应的内容策略,满足他们的晚年精神生活需求。

  此外,我们在电视机适老化方面也应持续做出改进。随着智能电视普及,看电视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挑战。2023年至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等问题,举全行业之力,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第一阶段已圆满实现“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的目标。近日,广电总局发布图文版“遥控器二合一”明白卡,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轻松看电视。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数字适老普惠范围不断拓展,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希望随着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能够有更多电视机适老化功能推出,更多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65954.html

下一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报,今年5月,《歌手2024》《我的阿勒泰》《庆余年(第二季)》《这就是中国》《奔跑吧(第八季)》《启航!大运河》《长城长》等优秀电视节目,以创新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