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康佳、长虹都先后公布了本财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了巨额亏损,虽然有市场整体低迷、竞争激烈的行业共同困境,但细究起来这两家企业都有把自己“作”成如此境地的意味。
行业低迷又遭汇率损失
本周一,四川长虹发布的三季报公告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长虹营业收入为459.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3%,净利润亏损4.95亿元,亏损幅度比去年前三季度的3.14亿元增加近2亿元,比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增加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收入161亿元,同比增加15%,亏损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3.77亿元。
而在上周,深康佳A发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截至2015年9月30日,前三季度康佳将亏损8.3亿元至8.8亿元,而去年同期康佳盈利4757.93万元。其中第三季度的亏损尤其严峻,预计为5.3亿-5.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盈利221.91万元,去年全年康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亏损额也才有4.75亿元。
此前长虹曾在上半年公告中分析了亏损的主要原因,认为行业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均价下行、毛利空间收窄是主要因素。这也是康佳同样面临的问题,而在第三季度长虹和康佳都还遭遇了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使得亏损进一步扩大。长虹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财务费用3.6亿元,主要是因为公司美元债务偏多,导致人民币贬值时出现大额汇兑损失。深康佳证券事务代表吴勇军也解释称,三季度亏损包括汇率变动使公司6亿美元的净负债产生了约1.9亿元的汇兑损失。
两巨头亏损“缘由”不一
事实上,两家陷入巨亏的原因还不仅如此。按照长虹此前半年报的分析,其为推进产业转型在研发、品牌、国际化等领域持续大额投入,而相关效益的显现需要一定周期,也对业绩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
确实长虹是彩电企业中最早开始互联网转型的,按照长虹的规划,未来要通过智能化终端,与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商业模式开发,有效地整合家电、手机和信息等各类消费电子业务。不过,长虹在智能转型中的先发优势并未能够及时转化成为业绩的推动力,还与其体制受限有关。虽然长虹很早就启动过国有股减持、民营化等产权改革计划,但最终因阻力过大未能有实质进展,长虹近年也在讲要通过改革解决治理结构、内部管控、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引进投资者等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长虹的这些变化发生得还是太慢了。中金政权的研报就指其“发展趋势国企改革和长虹集团军工资产注入进度低于预期”。
康佳其中一个严重问题则是中小股东和大股东争夺康佳的控制权对企业运营造成了很大伤害。尤其今年以来康佳管理层频繁波动,5月28日的康佳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成功逆袭,首次打破了由大股东主导康佳董事会的局面,但20天后,中小股东推选出来的董事局主席就闪电卸任,此前出走康佳的老将刘丹重回执掌康佳,但不到三个月又被暂停总裁职务,以刘凤喜为核心的原管理团队又重掌康佳,而且中小股东对康佳董事会的控制宣告失败。此前有消息指,这期间康佳发布了数百条人士调整任命,人员流动频繁,对康佳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事实上,长虹和康佳已经被其他国内彩电同行甩到了身后,这点从出货量数据上可见一斑。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创维、海信、TCL的彩电出货量都在300万台以上,分别为420万、390万和303万台,长虹和康佳都只有二字头,分别为280万台和230万台,差距可谓明显。
从目前情况下,下半年彩电行业面临的市场局面依旧不乐观,巨亏的长虹和康佳能否应对困局、实现突围,还需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