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往往是各大商家折扣力度最大的时候,而消费者们也倾向于在这个时间段换新设备。伴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和客厅场景的需求,更换彩电往往会成为用户的优先选择。但在选购产品方面,不熟悉相关概念的用户往往会被坑倒,单纯相信营销的话术而选择了错误的产品。为了让更多的用户更好地选购合适自己的产品,今天电科技就对平常购买电视容易见到的坑点来进行盘点。
买电视就看进口屏幕
“电视买来不就是看的嘛,这款电视用了进口屏,所以要卖的贵一点。”在线下卖场,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宣传话术或者宣传标语。当用户质疑一款电视价格的时候,国外进口屏幕就成为了挡箭牌,增加了电视的溢价空间。
对于这一宣传,有经验的用户往往可以直接从画面效果看出端倪,来决定是否购置。但对于没有经验的用户来说,这里要明确的概念则是“屏幕并不能完全衡量画质表现”。虽然屏幕的优劣对于成像具有一定影响,但在综合表现方面,一款电视画质优异的差别还在于画质调校算法、背光分区以及算法辅助等多方面因素。而且在面板领域,国内部分面板并不输国外,甚至某些方面还要强过一些。因此在选购的时候,我们并不用迷信屏幕是否是外国进口。
多核性能就是强
除了面板,强大的处理器性能往往也是商家宣传的重点。如果芯片性能足够强大,在解码能力、画面表现等方面都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因此这个宣传角度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部分商家为了夸大效果,往往会宣称“数十核处理器”,单纯以核心数来定胜负。在线上由于平台的数据统计,商家处理器标注往往还比较谨慎,但在线下则是核数怎么高怎么来了。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处理器的性能不仅仅和核心数有关系,还和处理器的架构以及主频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只抓住核心数的商家如果这么宣传,基本上就是奔着坑你的目的去的。
真假4K
在不少的电视宣传中,往往都存在着真假4K的争论。其中争论的核心便是在于子像素点的构成上,我们常说的真4K为RGB(红绿蓝)三种,而假4K则是RGBW(红绿蓝白)四种。按照正常成像,RGB三者称为一个像素,但在加入白色子像素之后,原先像素分辨率效果便会有所折扣,因此画质成像要比正常RGB成像差一些。
对于这种4色4K虽然不太认可,但业界往往为了成本在低端产品上采用这种方案。其次则是4色4K早先在评测方法修订之后,也获得了4K电视的认证,因此在宣传口径上也能叫做4K。话虽如此,消费者在实际购买的时候还是应当优先考虑RGB三色4K产品。
HDR
利用HDR技术,电视画面能够获得明亮出更亮、暗部细节更加丰富的效果,因此往往会成为商家宣传的重点。但要想实现这一效果,无论是在电视本身、还是片源上都有着相应要求。特别是对于一台合格的HDR电视,它必须要要拥有足够高的亮度、HDR解码芯片以及足够的色域覆盖能力等特点才能完美展现HDR画面效果。
但在市面上,有不少入门级别产品往往会打出HDR作为宣传点,而线下营销话术也选择这一点来说服消费者进行购买。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些产品只是芯片支持HDR解码,并非是电视本身满足条件,因此并不能呈现出合格的画面效果。如果你是购买入门产品,那类似HDR这种营销话术根本不用考虑,还不如看看尺寸价格、芯片性能、存储规格来得实在。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