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教育机器人能改变现状吗?

作者:TG 来源: ZNDS资讯 2018-08-15 09:47 阅读(

  近日,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近42.7% 的12到16周岁孩子拥有手机,其中超过77.3% 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部分地区有超过31%的儿童暑期每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

  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原本是用来维系父母与儿童之间感情的工具,却渐渐变成儿童成长、学习中的拦路虎。

  科技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在家长本来就工作忙陪伴少的情况下,手机带来的后果显然是弊大于利。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机?怎样的智能设备才更适合孩子使用?社会背景与AI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教育机器人。互联网内容浩瀚如海,而教育机器人则只取对儿童成长有益的一瓢。儿童语音识别引擎、儿童内容库、视频通话等儿童定向功能,既保证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让孩子多一个“玩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5年我国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7.5亿元,同比增长24.2%;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在13.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77%。。以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ROOBO童秘儿童智能平台为例,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搭载童秘平台的儿童机器人出货量约150万台,2018年该数字超过1000万台,仅仅一年不到,该平台教育机器人出货量就翻了将近十倍。

  品牌商正设法将陪伴机器人做得更人性化、更具教育特性。中国机器人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教育型机器人占整个服务机器人60%的市场份额。AI+教育最大目标或者说梦想是制造完全替代人类的“AI 教师”。尽管这个梦想还很遥远,但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教育行业已经逐渐从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升级为“AI教育”——教育机器人充当起了“辅助教师”,代替人类教师完成练习、背诵等重复性的教学任务,帮助孩子夯实基础知识。比如基于现有的平台技术,孩子可以通过与机器人英语对话、诗词背诵练习、百科问答等互动功能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目的。在没有脾气的机器人面前,孩子更敢于表达、敢于试错、敢于提问。

  放养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手机作为通用产品,它服务的目标人群从来都是成人,而不是儿童。在手机交到孩子手上时,成人应当担起“引导者”的责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机器人有可能完全胜任“引导者”这一角色。尽管教育机器人目前还达不到完全引导者的要求,但它正在潜移默化,慢慢地培养孩子,往独立学习、思考的道路上去引导,这是手机无法给予的成长经验。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32871.html

下一篇
导读: FF将在中国建五大基地,目标十年后年产能可达500万辆;目前FF91的首台白车身已运抵美国汉福德生产基地。 8月14日下午,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