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当小米雷军小心翼翼地敲响港交所“加大版铜锣”时,“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似乎在雷军身上得到了最好印证。
作为首支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股票,小米仍旧没有逃脱首日破发的尴尬局面,但显然小米以及雷军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上市之前的内部公开信中,雷军表示,“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而之后的媒体采访中,雷军也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信,“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价格才是最重要的。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
而在八年前,雷军还在为新公司的成立而发愁。他拉来了Google中国、摩托罗拉、金山词霸、微软中国等众多公司高管,与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黄江吉、洪峰六人联合创办了小米科技,那一年,雷军正值不惑之年。
凭借着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的创新商业模式,小米在成立前五年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8月,小米估值就超过100亿美元,2014年估值更是达到了450亿美元。而长期的爆发终于让小米在2016年底尝到了“后遗症”:消费升级让小米性价比的地位颇为尴尬、营销策略及供应链把控不当、市场向三四级城市快速转移等等,导致小米这一年的手机销量同比下降了36%,对于小米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在年终总结大会的演讲中,雷军提到,“前几年我们冲得太快,创造了现代商业史上的成长奇迹,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长性。所以,我们必须放慢脚步、认真补课,而且早补要比晚补好,文火慢补要比急火猛药好。”
雷军亲手接过了小米供应链管理,积极调整人员组织架构,同时开启线下开店+明星代言的经营策略,终于在2017年小米打了一场翻身仗,也因此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销量大幅度下滑还依然能重回巅峰的手机厂商。
随着港交所“同股不同权”规则的落实,让此前“小米五年内不上市”的说法彻底成为过去。其实从雷军屡次回应的IPO传闻的态度,一开始的决绝到后来的暧昧,都让人看出小米离IPO不远了。
在小米上市之前,已经有过6轮私募融资,小米的估值也因此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从传闻的2000亿美元下调到1000亿美元再到上市时的500亿美元,小米真正上演了一场“跳楼价”。虽然小米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始终抵不过众多媒体的口诛笔伐,媒体认为,在小米公司的营收结构中,有超过七成都是来自智能手机硬件,小米强行将自己定位互联网公司无非是借此提高公司的估值,这番质疑也引起了中国监证会的关注。
在针对小米CDR申请文件相关的反馈意见中,监证会向小米提出了84个专业问题,共30页,全文2万余字,直指小米痛处,截止目前小米也没能一一回复,原定于香港和境内同步发行CDR的计划也因此推迟。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境,雷军“小米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的说法也转变为“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雷军心有不甘,但也有底线。
小米港股的定价随后正式确定,小米选择了一个下限值,定价17港元。雷军对此表示,“要定价厚道,才能应对今天市场的波动,才能让投资人心里踏实”。其实雷军早在IPO路演结束后,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样一句话,“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小米上市首日,恒生指数发布公告称,小米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指数规则要求,相关指数的成份股将于2018年7月20日收市后将纳入恒生指数,2018年7月23日生效。恒生指数作为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小米的被纳入,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和恒生指数公司对小米的认可,小米未来之路越来越宽。
截止今日收盘,小米股价大涨13.10%,报每股19.00港元,总市值4251.16亿港元,约541.60美元。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 首创AI灵动屏,让“投影像手机一样操作” 当贝D6X系列开启家用投影3.0时代
- 2024当贝新品媒体品鉴会在京举办 当贝D6X系列新品惹关注
- 行家说Display:国际两大品牌再推Micro LED电视
- 机构:电视面板需求弱,618大促未达预期
- 多个Micro LED透明屏亮相Touch Taiwan
- 销量暴增263% 家用移动智慧屏火了 增速远超电视、显示器
- 洛图科技:苹果发布首款OLED智能平板的影响
- 洛图科技:中国电视市场品牌4月出货
- 优酷升级悬疑剧场为白夜剧场 拓展国剧精品化新路径
- Neuralink 劲敌 Precision 破纪录:4096 个电极微创植入人脑,脑机接口有望进入「5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