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低价预示着厂商们想要尽快的争夺市场,收割更多的用户。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价是把双刃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做对整个智能音箱市场也是一种透支。
谁也不想打价格战,但是在商业竞争中谁也绕不开这个坎儿,特别是同行多了之后。
人工智能的勃发,使得AI智能音箱成为人工智能具象化的产物。而伴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加,刚刚崛起的智能音箱行业也无可避免的进入了大打价格战的阶段。
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提到价格战、性价比,似乎绕不开小米。而在智能音箱市场,小米也延续了这样的做法。去年7月,当各家的智能音箱还都价格不菲的时候,299元的小米AI音箱又一次击穿行业低价。小米的入局以及小爱同学不错的市场表现,让性价比开始成为智能音箱企业不可忽视的一点。
就在5月9日,阿里定价199元的新款智能音箱方糖放出89元的首发优惠价。紧接着,5月10日定价299元的京东叮咚mini2更是将首发价压至79元。二者大力度的促销正式将智能音箱带入百元时代,也一同揭开了智能音箱行业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战序幕。
低价预示着厂商们想要尽快的争夺市场,收割更多的用户。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价是把双刃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做对整个智能音箱市场也是一种透支。
智能音箱的决定性一年
占据用户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是每一个厂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移动端的各种应用,家中摆放的各种智能硬件也成为了企业们将用户纳入自己生态闭环中的重要一部分,而智能音箱正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打造的智能家庭生态入口。
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家电巨头还是小米等互联网生态链企业,都开始发力智能家电,试图让一切都变得更简单。
根据《2016-2020年中欧智能家居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3年中国智能家电产值已达1000亿元,到2020年终端设备的价值达到8000亿元。智能手机、电视、洗衣机、冰箱的渗透率到2020年将进一步跃升至99%、93%、45%、55%、38%。
若将智能家电从硬件领域扩展到智整个产业进行预估,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的产值将超过万亿元;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多亿元。
同时,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智能音箱出货量突破3000万台,2018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5630万台,这将是普及智能音箱的“决定性一年”。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作为目前智能家电的主要入口,音箱自然成了企业们争夺的重点。
巨头们的智能音箱产品进入百元内,华强北的各类山寨产品甚至已经降至50元以内。售价相对便宜加上整个产业链条的日益成熟,智能音箱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也正以病毒般的速度收割着用户。
但以国内市场为例,虽然各家都试图通过低价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他们目前的销量距离真正的爆款还有不少距离。
不像国外市场亚马逊的Echo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装备,国内市场的智能音箱普及率还有着不小差距,作为入口,它还不够为人熟知。
三大因素制约其发展
作为智能音箱,其开放程度并不够
抛开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HomePod不谈,反观一下安卓阵营的智能音箱,虽然较苹果系统更为开放,但是由于厂商之间杂乱的利益关系,导致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并不能很好的进行联动。
这也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结果就是,除非用户家里使用的都是一家公司或者相关联公司的产品,不然的话就很难形成真正的智能互联。
由于目前国内普通用户家庭的智能家居设备尚未大面积普及,智能音箱与国内用户家庭的日常生活融合程度还有很大的隔阂,导致智能音箱目前在国内用户的受众更多的还只是听个歌或者开关灯这样的作用。
目前智能音箱的智能程度以及作为音箱的播放水平有限
性价比是国内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个新热词,而随着小米等一众主打性价比的硬件厂商获得成功,现如今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的硬件设备都在打性价比。
但是,厂商们不可能赔本做生意,终归还是要赚钱的。所以售价低也就意味着厂商们在各种你看不见的地方缩减成本,这也导致了产品本身的产品力下降。
以采用的芯片为例,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智能音箱除了苹果采用了自家的A8芯片之外,其他厂商都是向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厂商外购芯片。但是智能音箱最重要的就是AI芯片,虽然目前厂商们都在发力自研芯片,但短期之内并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而芯片的好坏与调教直接关系到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是否足够智能。由于智能音箱不够聪明,听不明白用户在说什么,或者说误解用户的意思,不少智能音箱被用户怒喷为智障,是目前该领域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比如今年3月初,就有海外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用户发现,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的Alexa在回应某些命令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更有甚者,设备还会无故发出这种笑声。Alexa作为目前业界代表型的智能AI系统,都会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就更别谈那些本身技术水平就不算优秀的产品了。
著名硅谷投资人吴军在他的《谷歌方法论》中指出,微软一直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没有成功地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它的“小冰”也只是一个展示技术的玩具,但是没有用。
另外,作为智能音箱,其基本能力是用来播放音乐,这就让音质也成了考量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随着现在的智能音箱越来越便宜,音质也就成了厂商们为了保证低价,而会在硬件上无法使用高端配置,这也导致了目前绝大多数智能音箱在音乐播放层面都只是听个响的水平,远比不上同级别的非智能音箱。
安全因素
身处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频发的用户信息失窃事件让我们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在这些互联网巨头面前一般用户毫无隐私可言。虽然巨头们都会保证不会滥用用户信息,不过这种承诺恐怕连企业家们自己都不会相信,作为用户的我们也开始越发担心自己的信息是否安全。
而智能音箱在成为智能家居生态入口的同时,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用户隐私的收集器。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称,亚马逊Echo Spot所配置的摄像头功能就很有可能被入侵,来自英国的安全研究人员通过入侵测试表明,2015和2016年版的Echo能够被黑客转变成实时的麦克风。这样的不确定性也成为用户在选购智能音箱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结束语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智能音箱行业目前并没有在功能上出现革命性的进步,众多厂商用百元级产品敲开市场空间的举动,会因为缺乏完整的生态圈,而对市场造成透支。
实际上,类似的情景在可穿戴手环上有过先例。超低价格的智能手环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大量消费者使用,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值也可想而知,最后很多手环产品都成为抽屉角落里吃灰的多余物品。
从目前众多国内智能音箱的功能和生态结构来看,其“廉价”换来的销量恐怕很难带动行业未来的进步和发展,这种透支是否有价值,值得所有场内玩家去慎重思考。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