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今天,如何能让用户回归客厅,让用户在智能电视产品面前停留,发挥更大价值?近年来,全球市场中的智能电视产品不断涌现,但能够为智能电视赋予丰富的应用平台,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的产品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众多厂商并未对智能电视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整合与布局。而智能电视的核心是什么?是内容,是能够为用户所想的内容,是能够为用户所用的应用体验。
互联网电视不再是简单的笼络一些上游供应链资源,给原有的电视装拥有个处理器,然后装个智能操控系统,再将其接入互联网就能称之为智能电视了。智能电视必须对内容进行用户细分,以及纵深运营。
而单纯把百视通、华数、爱奇艺、优酷等内容提供商的内容包含进影视库内,却没有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与显示器+处理器+互联网接入的“硬件堆砌”没有任何不同,称之为“内容堆砌”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通过用户的观看特征、兴趣、需求等数据,精准分析挖掘,围绕不同的用户群体找到用户的刚性需求点,做内容上的垂直运营,将是众多企业的发展出路。乐视阿里无疑是把握了这一趋势。
随着上网人群日益低龄化和国内平板的普及,儿童网民成为了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重视的用户群体,就像新闻里说的一样,“市场份额从娃娃抓起 ”,从童年时期培养的品牌认同和使用习惯,会更加的根深蒂固。前景自然是广阔的,第三方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最畅销的200个教育类APP里,儿童教育类占了一半以上;在互联网电视用户的调查上,85%的用户为有儿童的家庭用户,月均观看亲子视频24.4天,日均观看亲子视频15.8个,日均观看亲子视频时长达1.6小时。很多父母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儿童APP作为早教工具,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巨头都以各种姿态入局竞技。
儿童内容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 家长:能否有助于儿童成长和智力开发裁决权在父母,要占领市场获得家长的认同是首要突破的问题,这个不是简单的宣传演示就可以做到的。里面的复杂性我想只有做父母的才可以体会到,是否真实的用于学习、是否寓教于乐吸引小朋友的兴趣、是否后续服务的费用不至于过高等等。
2. 儿童:能否引导长时间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重点在于娱乐,这个度怎么把握确实非常难。英雄和囚徒就是一步之遥,“度”的好对于企业就是蓝海钱途无量,反之就是欺世盗名的流氓公司。
虽然产品针对儿童,但是掌握决定权的却是父母,两边都要讨好,着实不易。就拿谷歌来说,去年就吃了官司,由于谷歌安卓系统安全设置不足,儿童可以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游戏。最终谷歌同意和解,并向消费者退还总计1900万美元。
浪潮来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到,但是最终能站在浪尖上的却是万里挑一,阿里、乐视等家庭娱乐巨头不会放弃儿童内容这块大蛋糕,但是谁能拔得头筹还真是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