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3拆解:内部双层防护网防护

作者:Wen5 来源: 我爱音频网 2021-10-29 09:22 阅读(

  近期,随着苹果第二场秋季发布会正式举行,时隔了两年,苹果第三代 AirPods 真无线耳机终于正式亮相。

  现在,AirPods 3的拆解报告来了,让我们看看这款产品的内部结构配置得到了哪些改变。

  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其内部搭载了Apple定制的高振幅驱动单元和高动态范围放大器,H1芯片,以及皮肤识别传感器,运动加速、语音加速、力度感应器,用以提供优质的音频效果、动态头部跟踪空间音频、压感控制、入耳检测等功能。并配备MagSafe充电盒,支持磁吸无线充电功能。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硬件配置的“真面目”吧~

  一、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开箱



  苹果AirPods 3 包装盒依然是延续了前几代的极简主义风格,整体设计非常简约,正面仅展示了耳机外观渲染图。



  包装盒背面展示了MagSafe充电盒的外观,以及产品设计、生产和苹果公司的部分信息。



  顶部印刷“AirPods MagSafe Charging Case”字样。



  底部标签介绍了产品的部分功能参数信息,兼容安装了最新版本软件的iOS设备、iPadOS设备、Apple Watch 或 Mac。可搭配MagSafe和Qi认证的充电器使用。

  商品名称:无线耳机;型号:A2564,A2565;商品名称:耳机盒 行动电源;型号:A2566,输入:5V?1A,输出:5V1A,制造商:本产品由美国苹果公司授权生产,经销商: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产品的序列号条形码等。



  包装盒内物品有耳机、充电线、产品说明书、操作指南和保修卡。



  标配充电线采用了USB Type-C to Lightning接口。



  苹果AirPods 3 MagSafe充电盒,采用了圆角方形设计,正面开盖处设计有倒角便于开启,中间有一颗电量指示灯。



  耳机背面采用了金属合页,下方是一颗配对按键。中间丝印信息是“加州苹果公司设计,越南组装”。



  充电盒底部采用了Lightning接口输入电源。



  充电盒内耳机竖向放置,耳机头突出于座舱,便于取出。



  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整体外观一览。



  充电盒盖内侧印刷信息,“型号:A2566,美国苹果公司,充电盒,行动电源,越南制造”;额定容量:345mAh/1.327Wh,输入:5V?1A,输出:5V1A。



  充电盒为耳机充电的金属弹片,位于充电盒座舱底部。



  AirPods 3耳机整体外观一览,采用柄状的半入耳式设计,耳机柄设计更加短小,耳机头圆润饱满。



  AirPods 3耳机内侧外观展示。



  由于取消了光学距离传感器,内侧仅有一颗圆形的调音孔,用于保障音腔内部空气流通,提升低音效果。



  AirPods 3耳机外侧外观展示。



  背部麦克风开孔特写,设计有与机身曲线同弧的麦克风声学网罩,用于降低风噪影响。



  耳机顶部外观展示。



  顶部椭圆形的泄压孔特写,同样通过金属网罩防护,用于保持腔体内空气流通,平衡耳机内外压差。



  为耳机充电的金属尾塞特写,总共两段,连接充电盒内的正负极。



  另外一段尾塞中间开孔,用于通话麦克风拾音。



  耳机柄上压感按键特写,设置了与机身曲线不同的平面,便于盲操作。



  耳机底部丝印信息,右耳CMIIT ID:2021DJ11322,型号:A2565,越南;左耳CMIIT ID:2021DJ11325,型号:A2564,越南。



  耳机出音嘴特写,内部双层防护网防护,表层的孔较大,第二层孔比较细密,防止异物进入音腔。采用了倾斜的设计,搭配机身与耳廓贴合的入耳曲线,佩戴时出音嘴正对耳道,能够更好的接收音频信息。



  经我爱音频网实测,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整机重量约为46.6g。



  MagSafe充电盒重量约37.9g。



  两只耳机重量约为8.6g。



  我爱音频网采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1C便携式电源测试仪对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进行有线充电测试,充电功率约为1.60W。



  我爱音频网采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1C便携式电源测试仪对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进行无线充电测试,充电功率约为2.90W。

  二、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拆解

  通过开箱部分,我们详细了解了苹果AirPods 3的外观设计,并通过开孔位置了解了内部的部分结构,下面进入拆解部分,来详细看看内部结构配置信息~

  MagSafe充电盒拆解



  撬开耳机座舱。



  座舱分为了上下两部分结构,通过契合卡扣与大量胶水固定。



  充电盒耳机舱结构特写。



  由于胶水强度较大,使拆解造成的黑色塑料中框断裂。



  耳机座舱连接结构特写,通过胶水固定。



  耳机座舱连接后结构特写。



  座舱底部磁铁组特写,用于吸附耳机和充电盒盖,通过磁力吸引,使开盖时不易自动关闭,关盖时固定稳固。



  充电盒内部电路结构一览。



  取出耳机座舱,为耳机充电的金属弹片通过排线连接到主板。可见充电仓内部空间还是非常充裕的,这部分剩余空间足以提升至少双倍的电池容量。



  耳机座舱结构一侧特写,丝印二维码信息。



  耳机座舱结构另外一侧特写,排线通过塑料柱热熔固定。



  中框使用胶水固定,取出充电盒内主要组件。



  充电盒壳体上指示灯导光柱特写。



  壳体内侧还贴有大面积的石墨烯散热贴纸。



  充电孔的金属装饰圈,周围有防尘放水的泡棉胶填充密封。固定充电插座的螺丝孔也使用金属加注塑的形式以保证插拔的耐用度。



  功能按键开孔特写。周围就是无线充电线圈,使用强度很高的胶水固定。



  壳体内侧通过胶水固定有两块方形磁铁,用于磁吸充电功能。



  磁铁特写。



  配对按键键帽外侧特写。



  配对按键键帽内侧特写。



  键帽侧边设置有密封胶圈,用于防尘防水。



  充电盒内主要电路一览。



  组件之间均通过BTB连接器连接,连接器上有大量胶水加固。胶水使用两种,表层是略硬材质的,内部还有一部分使用类似软硅胶填充。



  Lightning有线输入接口排线同样通过BTB连接到主板,胶水加固。



  挑开所有BTB连接器,充电盒内主要组件拆解一览。结构组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为耳机充电的座舱结构正面一览。



  为耳机充电的座舱结构背面一览。



  Lightning充电接口电路正面一览。



  Lightning充电接口电路背面一览。



  一颗LED指示灯,通过金属罩屏蔽,防止漏光。



  撬开耳机底部尾塞,充电触点通过排线连接到耳机内部。



  尾塞内部胶水固定有一颗MEMS麦克风,用于语音通话拾音。



  通话麦克风通过排线连接到主板。


  抽出耳机柄内元器件。



  耳机柄内元器件与一元硬币大小对比。



  耳机柄内元器件正面一览,苹果H1封装系统(System in Package)占据了主板右侧一大半位置。



  耳机柄内元器件侧边一览,贴有力度传感器。



  耳机柄内元器件另外一侧一览。



  耳机柄内元器件底部一览,印刷大面积LDS镭射天线。



  丝印LY CFC KF9的IC。



  丝印DNT的IC。



  力度传感器贴片特写。



  苹果H1封装系统(System in Package)。



  AirPods 3耳机拆解正面一览。



  AirPods 3耳机拆解背面一览。



  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拆解全家福。

  三、总结

  苹果AirPods 3真无线耳机在整体外观设计上更加偏向于AirPods Pro的方案,耳机采用半入耳式设计,耳机头相对更薄,能够更好的贴合内侧耳廓,拥有近乎无感的舒适佩戴体验。耳机出音嘴采用了倾斜设计,正对耳道,能够更好地接收耳机输出的音频信息。

  虽然外观与AirPods Pro方案较为相似,但内部结构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AirPods 3内部结构相对更为精简,模块化也更强,整个耳机内部还采用了大量的胶水进行固定。

  充电盒内组件固定在支架上,均通过BTB连接器与主板连接。充电盒内置锂电池容量345mAh,来自德赛电池,无线充电方案采用了博通 59356A2KUBG 无线充电管理IC,有线充电采用恩智浦 610A3B USB充电IC。以及意法半导体L496WGY6P超低功耗MCU+FPU。

  耳机部分,内部组件均串联在一条排线上。内部采用了苹果定制11mm高振幅动圈单元;单只耳机内置3颗MEMS麦克风,用于自适应均衡、语音通话等功能;皮肤识别传感器位于出音嘴位置,用于入耳检测功能;内置VARTA 0.133Wh钢壳扣式电池,采用了独特的连接器连接到排线上。

  耳机柄内组件固定在主板上,采用了全新的苹果H1封装系统,形状更加规整,体积也更为小巧;力度传感器固定在主板侧边,采用了贴片的形式,更加节省内部空间;以及大面积印刷的LDS镭射天线,提升蓝牙连接稳定性。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56879.html

下一篇
电竞显示器作为直接与玩家交互的外设,对最终的游戏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追求极致的游戏体验而不断升级外设装备,是很多用户自然而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