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鲸一代深度解析:互联网原住民 年轻人你怎么看?

作者:瑞记 来源: 新浪微博 2015-09-22 14:52 阅读(

「中产阶级已经不看电视了」
 
  我司伙计小王是个典型的喜欢美剧和日漫的九零后。在今年5月美剧集体进入夏歇期的时候,他发了一条状态说:感觉现在美剧越来越民工剧了,难道美帝的中产阶级都不看电视的吗?一个位置为海外的ID在下面回复说,美帝的中产阶级很忙的,要去博物馆去看棒球看篮球,要带孩子参加夏令营,文艺一点的除了出去看电影还有话剧、舞台剧和交响乐之类的选择,看电视的只剩下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了。
 
由此可以管中窥豹吧。
 
  电视的开机率越来越低是个无法逆转的过程。过去一年,北京地区的有线电视开机率已经降低到30%,更不用说很多新兴家庭根本都不会开通有线电视。看电视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除了上面说的,随着物质生活的愈发丰富和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有了更丰富和多元化的选择来消磨休闲时光,相较之下在家看电视就变成了一个收益更少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随着移动设备的进化和内容渠道的丰富,视频内容的消费形式被不断碎片化,原本要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机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在手机上戳戳点点就可以获得了。这是两个宏观层面的影响,更多的还有诸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外闯荡,居住环境对电视机的容纳程度远低于体积更小的笔记本电脑;电视台直播内容的目标观众以中年观众为主,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视频内容过剩,受众的选择意识成长,观看习惯由直播向点播偏移;甚至还有电视机已经开始普及4k级别的硬件,但有线电视提供的内容还在从720P水平上努力等等。
 
  但是说回来,电视仍然是有独特形式的内容消费形式:任何外出的休闲活动,消耗在通勤、准备等环节的时间都要在一小时以上,而大部分人在工作日的日均休闲时间可能不会超过3个小时;相比较需要持续手持的移动设备或者坐姿使用的电脑,通常与沙发结对出现的屏幕更大的电视在观赏心态上显然也是更休闲的;而面对海量内容的选择茫然感,半强制性的电视台直播反而可以降低门槛,让受众更快开始内容消费。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让电视重新为年轻人所喜爱?
 
  面向年轻家庭的第一台电视
 
  微鲸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品牌,但它背后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空卫视,TVB……微鲸科技出身华人文化集团,而阿里巴巴、腾讯以及前面提到的三者都有战略投资。虽然活跃的领域差异很大,但它们拥有一个功能的身份:内容制造者。
 
  把整个电视产业的参与环节简化,一台电视以及其中的内容大抵由四方来决定:硬件制造者,比如三星索尼LG创维海信;软件制造者,比如谷歌(Android TV)、小米(MIUI);内容平台,比如爱奇艺和乐视;内容制作方,比如各大电视台、影视公司、电影制片厂。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兴起,市场的关注点已经逐渐从屏幕前的硬件制造者逐渐向幕后转移,而内容制造方也终于登上了舞台。
 

  我询问了身边一些朋友对新兴互联网电视的看法,他们普遍对小米电视有所耳闻,而对微鲸这个陌生品牌心生警惕;而当我补充说明它是华人文化与TVB合资的产品后,他们大多是瞬间改观的表情。深问下去,理由大抵相同,就是对身为老牌内容制造者的TVB所掌握的视频资源品质和数量的信任感。如果把电视比作武器,那么传统硬件制造方是铁匠,他们擅长的是武器中各种成分含量与最终特性之间的关系;软件制造方则像是店铺,由于他们直接面向消费者,他们更懂得如何让武器的把持更趁手;而内容平台方则像是武馆,他们收纳了海量武器种类,掌握着武器的多样性;而真正懂得怎样的武器杀伤力最大的人,其实是武器使用人,也就是内容制造方。当这四类人都开始制造武器的时候,谁的作品对消费者杀伤力最大?我倾向于更懂武器的内容制造方。
 

  微鲸电视送达的第一印象并不出众,和普通电视一样的纸箱包装。55寸的面积是现在100平左右房型最适宜的大小,微鲸只有这一个尺寸的产品,很明显面向的消费群体不是单一个体,而是以家庭为单位。很多人嘲笑小米电视,说雷总想着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却忘记了年轻人没有客厅。但年轻人最终还是会成家,如果他们成为家庭用户之后仍然按照之前的品牌认知选择小米,那产品定位仍然是成功的。而直接面向家庭用户的微鲸,显然在这里提前了一步。
 

  微鲸的附件其实比较简单,一个装着配件的盒子,里面是质保书、遥控器、电池及电源线,再就是电源本体了。传统电视可能会有七七八八的东西,比如各种各样的信号线,内容丰富的说明书,以及组装工具等等。由于微鲸本身就是自己的内容提供方,因此只要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自然有东西可看,而外接的游戏机、机顶盒等等设备大多会自带数据线,在这里节省成本是合理的;说明书方面,由于互联网电视普遍可以不断升级系统,可能会带来UI和交互的不断变动,说明书无法同步更新会给用户带来困惑。但如果完全没有说明书对用户来说也是不友好的,应该在系统中增设一个电子说明说app以方便普通用户,毕竟家庭中可能还还有对操作不熟悉的更年长的使用者。
 

  微鲸的底座和小米类似是两只独立的脚,但很贴心地在上面铸印了L/R的左右区分以及贴纸提示的前后方向区别,帮助用户按照正确的方向安装。安装工具方面,小米电视有提供工具,消费者可以不需要自备工具的情况下完成电视的安装;而微鲸电视的底座则采用了常见的十字螺丝钉,大概是考虑到家庭用户普遍都有一字或十字螺丝刀,因此没有在包装中附赠,作为定位有区分的产品可以理解,但我们仍然觉得小米的考虑更加周全。和小米电视底座不同,微鲸是要先把脚插入底座然后用螺丝固定,相比较直接用螺丝固定的小米感觉更稳固一些,但相应的安装也更繁琐。
 

  开箱之后,包装箱的内面还印有微鲸的图案,用刀裁下后拼接起来会变成一个鲸鱼形状的纸木马,家里有小朋友的话算是额外的乐趣。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无理由退换货需要保护装完好,因此最好在7天无理由退货期结束后再对纸箱大卸八块。心急的小王同学在刻断了三截美工刀之后愤然放弃,从侧面也可以放心包装的稳固程度,毕竟液晶屏幕还是脆弱的部件。如果在不降低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做些改进,让消费者可以更简单地利用这个趣味设计就好了。
 

  电源线和小米的固定式不同,是独立开来插在电视上的标准两脚电源线。好处就是线材的替换很简单,淘宝上20块就可以买到(在测试期间,原配线被爱犬咬坏,只好自己买了一根其他牌子的),对于家里有破坏性宠物的环境比较友好;不过相应的顾虑就是如果消费者买到品质不好的电源线,可能会对电视造成伤害,而我们在官方商城和天猫旗舰店都未见到官方原装线材的销售。电源线的两端都采用了折角设计,对于现在越来越注重简洁、电视机装在墙上越来越多的安装环境更加友好。从被爱犬咬坏的线材可以看到,电源线采用了比较粗的铜线,因此用电安全是可以放心的。
 

  接口方面,微鲸的接口在侧面和背部设计成L型,在侧面留了三个USB口(其中两个是USB 3.0,外挂硬盘看高码流视频时很有必要)、标准SD卡槽及一个HDMI接口,方便插拔比较频繁的外接组件;而背部则完整装载了SPDIF数字音频、网线口、AV莲花头、两组HDMI(HDMI 2.0,支持60hz的4k分辨率视频传输及音频回传)及普通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接口。有一个名为UART的接口比较陌生,搜索了下应该是底部通讯及物联网智能家居准备的,算是比较齐备了。接口下方有一个五维方向键,但对于55寸这种庞然大物,近距离操作只能用来应急吧。而传感器方面,通过软件查看,微鲸没有装备小米上有的光线传感器,也因此没有办法像小米一样根据外界光线强度调节屏幕亮度,夜晚观看的时候是个小遗憾。
 

  微鲸的边框和小米一样是金属的,不过拼接的缝隙明显比小米大很多。电视是摆在外面的东西,边角的精度很明显影响用户对档次的判断。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产品看起来不掉价还是很重要的,微鲸采用黑色金属拉丝+金色倒角镶边的设计也能看出在这方面有考量,但不要让做工影响设计的完成度啊。
 

  电源键采用拨动式开关,对于年长用户比较友好,但用遥控器关机进入休眠状态后左下角的信号灯也会随之熄灭,看起来和开关关着一样,因此和USB需要插三次一样,开机需要拨开关三次…
 

  花5分钟把电视装好,正式准备开机了。第一件事是遥控器需要配对,这也是蓝牙遥控器的稍显麻烦的地方。不过相比这个小小的缺点,蓝牙遥控器对遥控距离和遥控方向几乎没有要求的优势相比红外遥控器还是巨大的,相较之下默认只配备了红外遥控器的小米就显得非常抠门了。遥控器电池为标准AAA(七号)两节,比现在偏重小型化采用CR2032纽扣电池的遥控器更持久,而且更容易买到替换电池。如果遥控器丢失或损坏,官网有配套销售,价格为99块,相比较小米39高了不少,官方是不是应该考虑更加亲民一些呢?
 

  遥控器采用磨砂塑料材质,按键和小米相比只多一个语音键,它的作用我们后面介绍;由于体积更大,线条也更圆润,微鲸的遥控器拿在手上比小米更加舒适。不过磨砂材质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用久了会泛油光,很多老一辈的用户喜欢在外面套塑料袋影响手感,官方也提供了四种颜色的硅胶套,仅售¥9.9,常换常新啦。遥控器连接之后没有提示,而小米则会在顶部显示连接,我们认为这个功能还是必要的,在遥控器失灵时可以帮助用户判断是电视卡住了还是遥控器没电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微鲸自己有个微鲸助手的App,连接电视后可以当遥控器用,但实际操作非常迟缓,有明显的时滞。我们更换了第三方的遥控软件后发现仍然是相同的情况,并且时滞在桌面项目及第三方应用中都有出现,因此我们判定应该是微鲸系统自己的问题,希望工程师还是尽快解决,不好用的功能就是没有功能。
 
愈懒惰愈智能
 
  (原生Android TV界面)
 
  电视智能化的原因和手机类似,就是它要承载的功能和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但和手机不同的是,电视的交互有两个特点:1.电视的尺寸相比手机和电脑增大非常多,这极大地降低了交互的效率;2.使用电视的心态是更慵懒放松的,因此比起对它输入操作,电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输出设备。这两样就与电视内容丰富化产生了矛盾,带给交互以新挑战。
 


  在坚果的体验手记中我们提到,Android原生桌面的效率来自于dock-桌面-抽屉三级结构。而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心智去学习和使用,这也是国内各UI都去掉了抽屉的原因。同样的,在电视的使用上,因为心态更加慵懒,交互效率更低,所以必须要以低心智占用为基本原则。从桌面来说,最基本的变化就是去掉了层级,直接把所有内容平铺在桌面。在此基础上的变化就非常少了,整个列表要么是横向(小米、天猫)要么是纵向(原生android、Apple TV)。由于电视是长方形的,因此显然纵向列表要比横向效率更高效。
 

  而在纵向列表的基础之上,微鲸还保留了Android平板式的侧边栏项。对于年轻人来说,侧边栏可以直接在页与页之间跳转而不必遍历页中的每一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效率。不过对于年长一些的用户,侧边栏+内页的两级结构会给他们带来困惑,还是小米电视这类将所有内容平铺在桌面的列表设计更友好。
 

  由于智能系统启动时要载入的东西非常多,因此为了加快启动,智能电视在使用遥控器关机后都只是进入休眠状态。开机之后,微鲸和小米的首屏有明显区别:小米是展示了横向列表的第一屏,主要展示内容是外接内容源,而微鲸则是展示「我的电视」一栏,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进行编辑,外部输入源要向上翻页可见。通过以Apple TV、机顶盒和游戏机为输入源的测试,微鲸在不同源之间的切换速度还是比较理想的。这里的侧重点其实和品牌策略有关,微鲸背靠华人文化,自己就拥有庞大的内容库,因此有不把自己当显示器的自信;而小米虽然嘴上说着为年轻人而生,但把外置输入放在最重的地方暴露了它还是瞄向传统用户的野心。
 
  在首屏之后,两个系统的受众倾向差异变得更加明显。小米是在线视频-游戏中心-应用商店-智能家庭四个大项,然后是一整屏铺开的已安装应用列表;而微鲸则是今日推荐-大家在看-排行版三个内容推荐类栏目,然后是直接铺开的内容分类列表,最后才是展开最近应用项的应用列表,以及底部的设置。我大体观察了一下内容推荐的种类,感觉的确是非常多样化,从纪录片到美剧,从儿童动画片到头条新闻,的确是琳琅满目。从这里看,微鲸的确是把自己内容方面的优势展示得非常彻底,不过推荐内容对手中的命中率仍有待观察。


  另外也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应用市场,如当贝市场(www.dangbei.com)来下载各种软件应用app。
 

  由于靠内容取胜,因此微鲸的销售模式和乐视一样,是电视本机+年费的方式。但是在注册账户绑定后,我们并没有发现内容显示有明显差别。询问了厂商后得到的反馈是会员内容的正式推出要在11月。这样的话内容方面就没必要测试了,在之前关于乐视和小米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遵循国家法令,智能电视必须接入七大播控平台之一,因此都会带有这些播控平台上的公共内容;微鲸直接背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一播控平台,因此在会员内容上线前所有内容都是公共内容库内容,暂时不会有明显优势。实际测试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无论是内容推荐还是手动搜索,大多都会显示内容来源于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内容平台,连投资方的热门节目《梦想改造家》第二季也没有。既然决定以内容优势作为竞争力,那么微鲸应该加快脚步对得起自己的名头才是。
 

  在自有内容之外,很多内容仍然是第三方应用独占的,而微鲸对于安装也非常友好。虽然应用商店遵循相关法令没有视频应用,但微鲸自己带有远程安装界面,在电脑上用浏览器访问一个地址即可上传apk文件,然后自动进入安装流程。而手机端的微鲸助手也提供了部分视频应用的一键下载,以及上传apk功能,非常方便。
 

  交互方面微鲸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在发布会上反而是一闪而过的,就是语音助手。电视屏幕变大,点选效率比较低,因此语音变成了更好用的交互方式。按住遥控器的语音键就会唤出语音助手,直接对它报出关键词后松手就可获得结果,如果是演员名称则会到达演员专页,如果是节目名称则是跳转到相应的搜索结果页,如果只有一个结果则会直接开始播放。这个部分其实没什么特别,之前我试用过乐视电视也有类似的功能,值得关注的是两点:

  1.微鲸的语音识别速度非常快,几乎是离线识别的级别,同时语音的识别率非常高,特别是对于口音的宽容度非常高,找了几位L N部分的南方小伙伴测试完全没有障碍,印证了微鲸说的有对方言进行调教的说法。

  2.语音识别的通用性非常高,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内容库中搜索,还可以在部分应用中直接充当语音输入法使用(我们测试的结果是电视猫和VST全聚合支持),这大大改良了电视上输入内容的体验,特别是对于内容散落在不同应用中的现状来说是个非常棒的功能。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由于广电181号文件的限制,播控平台被强制取消了原本技术上可以支持的电视台内容直播,导致用户想看卫视节目必须要另外购买广电的电视机顶盒。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专攻位置内容直播的应用很快应运而生,比如HDP直播和电视家等。由于是直接抓去ITPV的数据,因此电视台列表几乎无所不包,各大卫视加上各个地方台总共可能有五百个频道(部分未上星的地方台是没有的)。在这种情况下,靠方向键切换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大部分智能电视都没有数字键,因此选节目非常头痛。微鲸在这个地方非常棒,在任意界面唤出语音助手,直接报出电视台的名字,然后系统会提示你选择进入某个视频应用,选择HDP的话就会直接跳转到对应频道,非常方便。我们尝试了一下,CCTV 6/CCTV电影频道/中央六套等说法都可以准确跳转到CCTV6频道,因此我们给予这个功能极高评价。我们不清楚这里是有某个API接口还是微鲸自己做了什么优化,但最终的效果非常棒。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电视台名称似乎不在语音识别的列表中,报出名字后是跳转到当前关键词的结果搜索列,这方面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继续调整。
 
  阅兵的时候我有发了几条微博和大家交流使用直播应用看电视台内容的体验,大家的反馈差异很大,有身在一线城市50M宽带卡到不能自理的,也有身在小城市10M宽带毫无障碍的。我这边的200M电信宽带上,直播应用的表现还算不错,整个过程卡顿不超过3次,而节目切换时的加载时间也平均在3秒以内,和普通IPTV相差无几。广电比宽带运营商提前好几年完成了布线入户,但没有利用这个优势积极进行三网融合,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反而靠各种行政手段来限制用户便利,增加消费者的观看成本,在内容逐渐失去吸引力后必然结果是被抛弃,而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们也已经用钱包做出了选择。
 

  用了这段时间下来,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同样是55寸4K IPS屏,微鲸的成像质量是比小米电视好一些的。诚然这里有发色倾向上的影响,比如小米的饱和度比微鲸高一些讨好眼球,但品质的差异还是能够清除地感知的。在锤子T1发布的时候罗永浩曾经说,同样的图像传感器在不同手机上的效果完全不同,不惜三顾茅庐请出富士通的影像工程师,在老罗心中美学凌驾于技术之上。
 
  但实际上在居家环境中,环境条件对屏幕表现的影响要远大于产品本身,比如上面的两张图,微鲸的摆放位置离落地窗更近,拍摄出的江面暗部细节表现反而不如小米。而我们选择暂停视频而非静态图片进行对比的原因,则是不同产品在播放动态画面时都会有自己的调教倾向,这一点是静态图片无法展现的,这也是很多产品在卖场里表现很好,买回家却感觉了了的原因。
 
  网上有用户反应微鲸漏光,大尺寸液晶电视在消费级别上是无法完全避免漏光的,只要在品控合格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如果真的出现影响观感的漏光,还是要及时退换。不过相对漏光,我们认为微鲸的发热比较不乐观,金属边框上我们测到了底部46.5°、顶部34°这样悬殊的温度差,虽然大屏液晶的功耗是个无可避免的问题,但微鲸相比较同级别的小米的确是稍逊一筹。询问官方给出的答复是,为了优先保证显示效果,他们选的LG原装RGB-IPS屏的功耗就要比其他屏幕高,因此整机功耗是国家三级能耗标准,比其他电视普遍的二级能耗高一些。
 
  而声音方面,微鲸也请到了著名音乐人李建进行音效调教。使用高低音都非常丰富的无损《Drunk In Love》进行测试,细节的表现力让人满意,只是低音的下潜仍然有局限性,毕竟是电视的附带音响。发布会上微鲸表示也有成套的高品质独立音响单独销售,但截至目前仍未上架。我们认为微鲸应对目前的内容绰绰有余,毕竟现在限制影音内容表现的不再是硬件水平,而是内容质量了。在微鲸的4K内容库开放之前,可以直接获得的在线内容最高清晰度也不过1080P而已。iPhone 6s现在已经支持4K视频拍摄,相信很快就会结束无米下锅的窘况。
 

  另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点是产品的内部做工。内部组件之间的走线是否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品质,而工整的走线也有助于降低电磁干扰,保障稳定,提高画质表现。让人欣慰的是,各互联网品牌在产品迭代中越来越重视硬件品质,,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消费者是个利好的消息。而微鲸在诞生之初就能以高标准自我要求,也为品牌品质加分。
 
 
电视的未来是……应用?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如期带来了全新的iPhone 6s,一同而来的还有三年来首次更新的Apple TV。在发布会上,库克一如既往地亢奋表示,「电视的未来在应用」,并且邀请众多合作伙伴上台展示了游戏、电视购物等应用。第一次的,我们在心里为苹果规划的未来打了个问号。
 
  首先,当电视的内容倚赖应用来表达,就回到了「先有用户还是先有应用」这个亘古不变的问题。Android之所以采取JAVA虚拟机的运行方式,就是为了利用JAVA语言的通用性笼络开发者,让现有应用通过简单调整来为其所用。微鲸采取的WUI基于阿里YunOS 5.0 64位,在第三方应用中会被识别为类似平板的显示模式,很显然是为了更好地利用Android的生态环境。但YunOS自身的问题就非常的大。YunOS诞生的时候曾经是和宏碁联合召开发布会的,但宏碁被谷歌施压临时退出,当时阿里各种叫屈,说外国势力打压民族产业。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把Android想象成不同元件堆叠成的机器人,那么应用可以当作是机器人的拓展组件,可以插在机器人上面来拓展功能。而承接着应用的「插座」,就是常说的运行环境。Android一直以来使用的是Dalvik虚拟机,在5.0的时候强制升级到了ART,带来了性能的巨大飞跃,就像是换了一个供电功率更大的插座一样;而谷歌的原则则是,你可以给这个机器人套上不同的衣服(UI),甚至可以把它打扮成苹果家的女仆,但拓展组件的「插座接口」必须是要一样的,以便为Android开发的应用可以组装在各种不同的修改版机器人上,这就是「Be together, not the same」的真正含义。阿里做的是,基础是Android开源代码,然后把插座改成了自有的某种可以兼容Android但形状不同的接口;它可以兼容为Android开发的组件,但反过来,专门为阿里YunOS开发的应用却无法插在任何其他android机器人的插座上,这就是谷歌所说的「分裂」。这种自私的手段,最终带来的是对android生态的伤害,更是会抑制尚在襁褓之中的Android TV的发展。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微鲸的WUI在接入无线鼠标或蓝牙鼠标时,可以在第三方应用中正常使用,却无法在系统自己的界面上点击。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应用的丰富,对系统硬件的要求会越来越重,而电视并不像手机那样频繁更换,也无法像电脑一样模块化升级,开发者如何保证自己的应用在不同水平的电视上都能有好的体验呢?微鲸的配置是智能电视普遍采用的MStar 64位 四核1.4G A53架构处理器+2G内存,这个配置水平只相当于手机上入门级别的搭配(骁龙410);但凭借解码器的强化,智能电视可以流畅播放几乎所有格式的音视频资源,这是硬件解码的功劳。但是硬件解码不具备可升级性和通用性,所以智能电视应付未来的视频、音频类应用绰绰有余,但面对发展方向还是未知数的应用,则完全没有任何把握。
 

  苹果可以说这种话,是因为Apple TV只是一个盒子,更新换代的成本非常低;互联网电视都是内置系统,除了个别厂商的个别产品可以单独更换运算模块,绝大部分都无法升级硬件。而整台电视的成本中,单单一块液晶屏的成本就占了整机成本的60%甚至更高(比如采用了品质更好的真4K屏的微鲸,屏幕成本占比甚至会高达70%到80%),因此苹果选择做盒子不做电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苹果产品普遍都有30%以上的毛利率,电视这样成本被供应商把持的产品线不是苹果的兴趣点。
 
  我国用别人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走完了计算设备的发展道路并迅速与国际同步,付出的代价是用户认知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被培养起来。国外软件大多以邮箱作为注册帐号,而国内则以手机号为主的原因,很大一方面就是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没有经历使用邮箱的阶段就直接跳到了手机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额智能电视应用所面对的用户群体其实更加复杂,而交互的挑战也由此更高。我们也测试了Airplay和DLNA以及电脑推送播放之类的播放方式,微鲸的表现属于正常水平,除了不支持小米盒子支持的AirPlay 镜像之外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出于这样的国情考虑出发,我们认为这些交互方式在实际使用中会非常少见,大部分用户还是会采用直接在电视上点选内容的方式。
 
  「You are what you watch」
 
  在成文之际,我和一些已经有过电视购买经历的年轻人进行了交流,他们的身份有的是与父母合住、为父母选择家庭用品;有的是自己在外租住,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有的是准备结婚,打点新婚装备。而他们对电视的选择,则从国际品牌索尼,线下购买的TCL与爱奇艺合作互联网电视,到在线购买的40寸小米。对于选购标准,除了传统的品牌偏好和售后保障,硬件参数和「可以看的东西多少」也出现在了对话中。而问起他们对所购产品的遗憾之处,大多是在两点:1.购买前所喜爱的特色功能,实际中根本用不了几次,而日常操作的交互易用性严重影响了父母和家人充分享受电视的内容 2.对网络环境和内容量的误判,导致电视无法发挥硬件效果,一时兴起想看的东西找不到,从电脑上下载完又懒得再倒腾到电视上看,在内容库里随便翻也提不起兴趣;高清内容懒得下,在线内容清晰度看不出区别。最终的结果就是,智能电视在绝大多数时间仍然只是一台跑着Android系统的普通电视而已,仍然还是要外接其他内容来源。
 

  十年前,有一部名为「You are what you eat」的饮食节目在以纪录片出名的BBC播放,用一系列人物侧写告诉我们入口的不同饮食结构最终会如何改变我们自身。而今天,在物质文明蓬勃发展、中产阶级崛起的环境下,年轻人消费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正在不断丰富和变化。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而我们也正改变着互联网。这也正是「微鲸」一词的含义:在这个浩瀚的大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细小的微茫,但互联网彼此将我们连接,鱼聚成鲸。很难有个体能够以一己之力扭转这个时代,但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正以我们的方式震荡着世界。而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面对纷繁的选项,你要的是什么呢?
 
  年轻人,你怎么看?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4263.html

下一篇
NASA的宇宙(银河)照片 已经有数码电视,但还去电影院观影的理由 巨幅电影一直对观影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以浩瀚的银河系作为背景的星球大战、通过虫洞穿越时空的星际穿越,使观…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