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板价格降低之后,价格战趋势愈发明显。近日速途研究院发布《2018年Q1智能电视市场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智能电视市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国内品牌TCL、创维、海信等竞争者众多,国外品牌三星、LG、索尼、夏普等也强势发力,更是连互联网品牌小米、乐视、微鲸也纷纷入局。在此情形下,各品牌的市场空间被大大压缩,最终导致不少商家意图通过价格优势来抢占市场。
价格战是抢占市场最好的方式?
小米向来是价格战的先锋,在此前小米电视就已经以平均降幅100至200元的价格全线下调了产品的售价,旗下32寸的4A电视更是降到了899元;暴风TV也发布了40寸的智能电视,以千元的售价对标小米电视。此外,酷开、长虹、康佳等品牌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降价。
无论是受去年面板价格上涨导致的销量下降,为了缓解库存不得不采取的促销方式,还是为了抢占市场,扩大影响采用的一种策略,价格战对市场的影响不能忽视。价格战短期内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都有益处,然而事物总是具有有两面性,长此以往,价格战也会滋生出不少问题。
技术研发不应受价格所影响
当然,商家通过下调价格抢占市场本无可厚非,不过企业在研发时不能一昧的受价格影响而忽视了对技术的追求。速途研究院《2018年Q1智能电视市场行业报告》中提到,在智能电视显示屏的各项技术上,目前虽然OLED和QLED已成大屏技术的主流,不过受限于技术原因,现阶段依然使用的是“测试版”。
理想的OLED技术是OLED有机材料主动发光,产生RGB三原色,构成色彩。但是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是W-OLED技术,OLED只充当了自发光的背光源。理想的QLED技术是量子点材料主动发光,在显示设备上不需要背光源和和色彩滤光片。现阶段的技术则是在蓝光LED前分布量子点膜,形成纯度更高的背光源。
理想的技术正是受困于成本问题而未能在市面上大规模推广,使多数用户不能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绝佳体验。
虽然价格是用户在选择电视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是选择的唯一标准。随着生活质量的上升,人们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更深入的体验感。
智能电视在市场竞争中,应将更深层次的体验感放在首位,加强差异化设计,丰富内容以吸引用户。其次,从屏幕外观设计以及智能语音交互等场景发力,提升品牌价值,捕捉用户的心,以更实际的手段达到大量销售,抢占市场的目的。
企业承载着社会责任的使命,切莫只为了吸引用户,仅仅考虑价格方面而忽略了技术的进阶,这样只会舍本逐末,同样也起不到推动市场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作用。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