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就技术本身而言,OLED是目前最成熟的自发光(像素控光)显示技术,全球有13家电视企业参与并积极推广OLED电视产品,深受高端用户的喜爱。
液晶(LCD)技术是没有前途的,这是显示行业达成的共识。有实力的上游企业和电视厂商数年前便已开始为未来布局,试图成为新显示时代的引领者。如君所见,LG Display早在2013年开始布局OLED电视战略;三星、TCL近几年致力于量子点(Qle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海信2014年起开始推广激光电视产品。
就技术本身而言,OLED是目前最成熟的自发光(像素控光)显示技术,全球有13家电视企业参与并积极推广OLED电视产品,深受高端用户的喜爱。量子点显示技术有着美好的想象空间,未来发展方向亦是自发光,三星(收购QD Vision)、TCL(华星光电)需抓紧时间早日在QLED技术上真正摆脱液晶的束缚。
激光电视能够取代液晶电视?
如果说OLED和QLED格局已经形成,那么最有趣并且最混乱的便是激光电视,太多的品牌以及太多混淆视听的概念迷惑着万千消费者,激光电视行业需亟需一个“领导者”来规范整个行业乱象。纵观激光电视的发展史,唯一具备这个实力的只有海信。
早在10年前(2007年),海信已经开始研发激光显示技术,事实上,激光影院电视的概念最早是LG电子提出的,但技术上挑战非常大,LG电子最终选择放弃,而海信则坚持了下来。最终,2014年海信正式发布并上市激光电视(激光影院)产品,巨大的屏幕带来的震撼体验令人激动不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海信激光电视只是一个分支,真正的主力还是液晶电视。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显荣博士则期望“激光电视能够取代液晶电视”,这就是为什么海信激光电视最早从120英寸、100英寸逐步下探到88英寸和80英寸的原因,未来还会下探到70英寸甚至更小尺寸。
超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数倍于激光电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液晶电视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激光电视尺寸越做越小则成本越来越低,随着激光显示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以及生产成本的逐步下调,再考虑到激光电视形态方面的优势,护眼方面的优势,运输和空间方面的优势,激光电视取代液晶电视并非不可能。
激光电视如何突破画质极限?
激光电视的原理是超短焦投影技术,坦率的说,现阶段激光显示类产品的画质和主流液晶比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说高端OLED以及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绝大多数的家庭投影类厂商避重就轻,只谈亮度和尺寸,这其实是非常不严谨的。
主流激光电视乱象繁生: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差距惊人
打个比方,投影产品亮度越高意味着色彩越淡,投射的尺寸越大亮度就越低(亮度随着距离会衰减),仅仅用一个亮度参数来以偏概全显然是没有信服力的。唯一规范的是海信激光电视,旗下所有的激光电视机型均采用固定尺寸的方式,配备高端幕布以及环绕音响,最终在试听效果方面呈现最佳效果。
刘显荣博士表示:海信激光电视的画质以液晶电视为标杆,实验室里各项数据力求达到甚至超越液晶电视的水准,使用寿命方面同样极具保障性。也只有当激光电视的画质水平达到这个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取代液晶电视,因为消费者很难为退步的画质买单,相反,消费者对于画质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激光电视市场的背后——无限商机
2016年,全球电视产品的销量高达2亿,而投影市场区区只有800万台(此数据不包含微投),意味着激光电视市场的背后,是无限的商机。近些年,海信、极米、坚果、微鲸、看尚、小米等品牌相继进入激光电视/微投市场,正是因为看好激光显示产业广阔的前景。
壁纸OLED电视颠覆人们对于电视的理解
数十年来,电视机就是这个样子,形象上已经根深蒂固。到了2017年,壁纸OLED电视和屏幕发声OLED电视的出现颠覆我们对于电视产品的理解,刘显荣博士表示激光电视形态上同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电视的形态一定不是现如今“呆头呆脑”蠢蠢笨笨的样子。
三国鼎立时代——谁笑到最后还不好说
OLED电视已经开始展现出惊人的潜力,但产能相对有限,产能继续爬坡以巩固优势是当务之急;量子点QLED技术有三星、TCL、海信这三大市场主力支持,一旦实现自发光潜力惊人;激光电视需要规范行业标准,在画质方面持续证明自己。
毫无疑问,尽管液晶电视还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但沦为低端代名词只是时间问题,各种显示技术开始发力,谁能笑到最后还很难下定论。只是,时下OLED电视和QLED量子点电视之风吹的甚猛,激光电视似乎有点被边缘化。
三星、LG、夏普均拥有自家显示面板业务,TCL拥有华星光电、创维拥有LG Display部分股份、海信则没有显示面板的部署,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光无屏电视是绝佳的机会。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