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90年代一样看电影,没有比这部金马奖最佳影片更纯正!

作者:慕尼黑路人 来源: ZNDS资讯 2017-03-28 17:44 阅读(

  在《金刚:骷髅岛》的强势碾压下,毫无意外,一部优质的华语片,就如昙花一样正在静静等待凋零。

  没错,它就是去年在金马奖上打败了《七月与安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八月》。


  但,尽管《八月》有金马奖加持,在国内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都依旧奈何不了文艺片发行存在的先天缺陷:受众面太窄,缺乏群众基础。

  看看这惨淡的排片率和票房,或许这个浮躁的年代,高口碑、低票房终将成为众多文艺片的一个缩影吧。



  还记得十二三岁那个无所事事的夏天吗?对我来说,那是最单纯 、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八月》就是围绕着这段时光展开,以一个男孩儿的视角,记录了一段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西北小城里的时光。


  该片采用全黑白影像,把本该属于夏天的燥热与骚动掌控在一个宁静而又惬意的氛围中,却又巧妙地利用阳光,树上的蝉鸣,来告诉你这真的是在炎热的八月。


  影片的开头响起了“换绿豆、黄豆、小米子、雪花粉、棒子面......"一声声象征着时代符号的叫卖声。


  镜头再静静地掠过那些精致的旧物,就好像在一点一点地将我们拉回到那个逝去的90年代:

  桌子上那老式闹钟和狮子狗。


  床头上的录音机。


  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电影胶带。


  小孩眼中的世界,纯净得不掺杂任何东西。而这样的世界,就是我们当时眼中的世界。

  小雷是一个话少、成绩也不好的小孩。在大人们都在谈论升学的时候,十二三岁的他沉迷在偶像李小龙的双节棍里。


  稚嫩的他,在面对骄横跋扈的三哥时,眼里只觉得那是威风,是权力,还有深深的崇拜。


  小小年纪也有了对邻家女孩深藏在内心的懵懂爱欲。


  没有做不完的暑期作业,也没有上不完的补习课。无所事事的小雷整天跟着父亲去游泳,去逮蝈蝈,吃西瓜,到处游逛……
   

  小孩的世界看上去依旧风平浪静,大人的世界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痛苦都藏在里面,都是存在的。

  在国有企业改革引发的"下岗浪潮"中,张小雷家并没幸免,不知所措的父亲在空旷的家中挥舞拳头,可周遭有的只剩下空气与无奈。


  发泄完了的父亲抬起头,依旧坚定地说:人啊,一定不能低下自己高贵的头,只要自己有本事去哪都行。


  所以,他下岗后,便和韩胖子外出打工去了。


  随着别离、家庭矛盾以及升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接踵而至,小雷的世界观不断地在发生变化,自身也在逐渐成长。
   
  这部电影其实完全可以说就是一个八零后的叙事流水账。没有刻意的情怀,也没有很大的冲突,却给了我们一个细水流长的故事。

  夏日的田间小路上,迎着徐徐的清风,父亲推着车,小雷在旁边开心着跟着。


  热闹的游泳池,父亲认真地教小雷游戏的要领。


  这种不经意的场景,却让我们能够透过荧幕,深切地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在影片最后,拍全家福时,所有人都在,就连一直躺在病床上的姥姥也恢复了健康,和大家站在了一起。可是小雷的父亲不在。而小雷那搂着空气的样子,不就是在搂着父亲吗?


  我理解的诗意就是一瞬间的美,电影里面其实有很多打动我的就是一瞬间的美,诗不是创作出来的,诗是收集出来的。

  《八月》最初不叫“八月”,叫“昙花”。就是小雷妈妈在院子种的那一株,花开时大院里的人都凑到一处合影留念,花谢时小雷一家三口已经两地分离。

  所以当最后花开的那一瞬间,父亲或许真的就要回来了!


  “你在他乡还好吗?可有泪水打湿双眼,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想过靠着我的双肩......”


  总有那么一些声音,一些画面,让我们感觉仿佛一瞬间重新来过。

  《八月》,就像一场回不去的梦,一首献给父辈的安静的诗。

  在当贝市场下载影视快搜搜索“BY”观看《八月》预告片!更多热播影视还请关注影视快搜微博、微信:ysksou!




   像90年代一样看电影,没有比这部金马奖最佳影片更纯正!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20695.html

下一篇
大家好,为回馈广大新老运动加加用户,我司从即日起开始加加飞鼠以旧换新活动,其他公司飞鼠的用户也有相应的惊喜优惠活动,详情请咨询我司客服,关注我司微信公众号:体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