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从底层改造与融合几乎所有传统行业。当互联网在经济生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地位时,在众多传统领域占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国有资产却颗粒无收。
在这个过程中如下历程:
看完这些过程,小编点评:估计未来几年,如果不优化思路,估计着继续重走这个“长征路”:三整。
1|国企的先发优势
和很多人的直觉相反,国有企业和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相比,其实具有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强大先天优势。作为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在资本、政策、人才等核心竞争因素上的优势是社会资本无法比拟。
1、资本优势
国有资本的体量庞大。
2.资质优势
部分资质要求申请人必须有国资控股。
3.人才优势
人才精英在国企当中人才是密集的。
但体制机制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本结构并不必然决定企业制度,任何资本结构的企业都建立于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
1.保值还是增值
所有主管部门都要求国企完成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2.战略定位
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企业是由党委还是董事会领导在摸索中前进。
党委希望加强自身对国企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是自然,但即使抛开现代企业制度,把党委架构在董事会之上也会使企业战略定位发生重大问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盈利就是在根本上加强国家对企业的控制和回报。
有人说:政治使命和经济目标对国企来说是冲突的目标,但也有人说没有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犹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产权与决策
法人独立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标志,这也符合科斯定律对产权清晰的要求。
4.组织机构
除了党委与董事会,国企的纪委和现代公司内控体系也存在重合。纪委部门和内控部门的功能重合使得内控这样需要高度权威和垂直化管理的职能走形。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年,但很多广电企业的组织结构仍然还是多年前的一套体系,这个结构跟时代不同步,怎么求发展?
2|互联网的基因
体制问题是所有国企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互联网的基因则是国企无法跨越壁垒的特别屏障。互联网是充满变数、创新者生存的鲶鱼,国企则是坐拥资源、求稳不求变的沙丁鱼。
有人说:互联网和国企这两个不同的物种在对待创新及风险的态度上有一定区别。
1.资本流动性
互联网高度依赖创新,而创新必然伴随巨大风险。
国有资产则在保值和增值两个目标中求全责备而无法取舍,在程序和权限追求稳妥与安全上,无法赶上互联网的节奏。
冗长程序和多头管理的分散权限(俗称婆婆多)导致大家都在筋疲力尽中度过。
2. 管理体系
在企业外部关系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内部关系上,国企管理权划分多模仿或带有行政色彩,一把手以下各部门利益板块化,每个部门都从自己角度出发提出要求,很难形成战略合力。
这使得在权限和流程上无法适应互联网产品要求的集中资源和敏捷开发。
公司内部沟壑断层太多,一些人嘴上说的是转型是创新,干的老一套,创新产品往往只是象征领导政绩的讲政治工具。结果,很多我们早早预测到的趋势,依然让互联网公司把钱挣去了。
3. 风险承担
正因为创新创业与竞争都有风险巨大,互联网格外需要具有冒险勇气的企业家精神,而这将带来以下问题:
1)冒险精神和国企求稳风格有明显冲突。
2)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需要权利和责任的捆绑,没有作可预期的收益就没有作为对价的付出。
3)鲜明的个性往往是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基础。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通常成正比,在高度依赖创新的互联网行业,充分激发员工个性尤其重要。
3|可能的策略
国企基因和互联网基因有太大的不同,没有一针见效的办法解决国有资本在互联网产业成功的问题。
1.以静治动,搞好两带
互联网非常重要,但还没有在十几年内就淘汰所有传统产业的可能。
国有资本既然难以闯入互联网产业,不如潜心挖掘自身的众多优势。互联网与广电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掌握趋势的另一端也有可能在融合中取得主动。
2.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是否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成为所有企业基业长青的最终因素。坚定不移的把国企改革推进到底,其实是决定国企是否可能在互联网占有一席之地的首要前提。比如在一些新型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等。
小编点评:在拥抱、学习互联网的同时,广电同仁们不能丢掉自己在发展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吸收互联网优势,又能发挥传统食品行业优势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