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也都在互联网化,而这种结合互联网特点之后的业务优势将体现在视频方面。
直播已经掀s起这个时代的热火,一年不到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直播,因直播而起来的“网红”更是成为了一种现象,仿佛网络上只有直播。随着奥运会的举办,直播迎来一次发展高潮。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电视台也开始进入直播领域了,当然这里说的直播并非是以前电视台直播栏目那种。以前讲的直播,基本上都是固定场景下的,设置几台摄像机,给坐在电视机前或者电脑前的观众直播球赛或新闻事件。现在我们讲的直播,主要是指移动互联网状态下的移动终端上的直播,生产内容的一方可以是固定端也更多是移动端,观看方更多是移动端上,甚至可以说是,一方拿着手机播出,另外N方通过手机观看,还能实时进行互动沟通。
如果说的专业一点,直播是一种实时性、互动性显著的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直播紧密的将用户与直播内容交互在一起,用户本身也是内容生产的一份子。按照时间历程,直播可大致分为三类,传统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
对比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从文字到图片到语音到视频,走过了一条富媒体的道路,也让更多人得以受益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是大大拓展了用户的范围,让直播这种视频方式火爆起来。
不过,也许于很多人想象不同,直播也许会成为广电行业和电信运营商走出失落的互联网时代的利器,很可能让曾经看似要被淘汰的广电行业与电信运营商看到希望。
直播起来后,优势实际上在掌握内容的广电与掌握网络的运营商手中
应该说,直播是除了面对面场景之外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当然现在有了VR技术),而直播的形式如街头卖艺等自古有之。随着时代和技术的演进、直播表演的方式不断演化,前几年主要是固定网络环境下的直播,那个时代的直播不温不火。
现在,随着光纤入户,网速大幅提升,WIFI高渗透,智能终端触手可及,,特别是进入到4G时代,流量费用快速下降,包括摄像头、录屏技术在内的直播技术门槛和硬件成本也逐渐降低,移动场景下的直播已经具备很好的体验。
因此,网络质量始终是直播业务的命脉,而这个命脉就控制在电信运营商手中,如果运营商使用自己的网络优势推出自己的直播平台,可以秒杀互联网公司建设的直播平台。
此外广电也一样,在内容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随着直播向精品化发展,直播团队越来越具备广电的运营特点,而这时候的广播电视行业也将获得新生。我们已经看到,如今的直播平台、直播上的优质内容及网红,几乎都具有广电的基因。
不管怎么说,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与广电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不仅仅是基因上的,也是能力上的,各有所长,我们也看到了,在固定的视频时代,广电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语音方面,电信运营商当仁不让,处在两者之间的文字和图片绝对是互联网的特长。即便现在的网络更强大、终端更普及,互联网的长处和短处依然都存在,指望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一统天下是不可能的。
未来,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也都在互联网化,而这种结合互联网特点之后的业务优势将体现在视频方面。用移动终端看视频直播等没有问题,但场景却往往是固定的,很难想象一个人边开车边看直播或者一边读书一边看影视剧,但是,人们可以坐车的时候看视频或者读书的时候听音乐。
我们已经看到,广电拥有视频时代,电信业拥有语音时代,中间的文字时代成了互联网的独角戏,在直播时代开启之后,广电与电信运营商将在影音世界里超越已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公司。
直播本质上是对互联网视频行业的OTT,也就是互联网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很多人都发现了,互联网公司开拓了大量的视频平台和业务,但实际上自身却获取不了多少直接的利益,最大的受益者是直播的使用者和受众,这不就是曾经互联网公司嘲笑电信运营商与广电的发展模式吗?
应该来说,直播就是对互联网公司的OTT,特别是对互联网视频行业的OTT,所以,随着直播的兴起,互联网视频公司已经被投资市场抛弃,各家视频网站的生存遭遇到危机,即便努力去培养粉丝扶持自己的网红,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直播的兴起,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视频网站平台甚至都要收不到钱,而控制力转移到了网红自己或者控制了网红培养分发的所谓“工社”手中。宽带费用,还有高额的市场推广成本以及品牌推广、明星主播的签约费,都会让本来资金上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视频平台吃不消。
一般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的形式还可以将产品展示、会议、方案测评、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实现表现形式好、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功能。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随时为受众继续提供重播、点播,延长内容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这样的业务模式让此前垄断平台和流量入口的网站们变得“可有可无”,利益大减,话语权不再。
据介绍,传统秀场直播的商业模式可以有虚拟物品付费、会员费、网络广告、票务及演出经纪及其他。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增值服务(虚拟道具购买)为主,收入有限。移动直播主要在场景、参与者、内容成本和形式上有区别,娱乐方向之外还可以发掘商品发布会、体育赛事、在线教育等更多应用场景。付费将成为这些直播平台生存的关键,而越来越收不到钱也会成为平台的常态,在这方面,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比这些视频网站更有活下去的基础。
据某研究机构的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涌现了146家直播平台。仅2016年半年(截止至5月31日),就成立了23家直播平台。直播行业现存平台中,有44%为泛娱乐直播平台,34%为秀场直播平台,16%为游戏直播平台。市场上目前存在8家移动端体育直播APP,5家电商直播APP。但是,就在增长的用户和不断涌入的资本打得火热时,网络直播MAU的环比增长却从今年3月以来不断下滑,从9.6%一直跌到5.3%。直播的管理会越来越敏感,火爆的直播行业将很快迎来大洗牌,而生存下来的大平台不超过五家,其中,广电与电信运营商支持的平台应该不会缺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VR技术的成熟,直播会继续向纵深发展,各平台对当红主播的“挖角大战”的内耗也将加剧,而对不惜突破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的网络直播平台的治理, 也将使大量直播平台被大浪淘沙,广电与电信运营商将成为以视频直播为节点的三网融合发展中的真正赢家。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