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有线转型 亟待DVB+OTT模式“破茧成蝶”

作者:DABA 来源: xiumi 2016-05-23 15:01 阅读(

   “这将是决定性的一两年”,这种论断成为与会代表的主流声音。2016年5月20日,在三网融合越刮越猛的风口下,对广电系统有着重要意义的第五届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在长沙拉开帷幕,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行业重要机构和企业,均步调一致地传递了对行业危机的重视和对转型提速的呼吁。
 
  三网融合的大形势下,广电系统要实现转型,目前已然经受了市场检验、比较成熟的方案当属DVB+OTT模式,也被整个行业寄予了无限期望。因而,此次长沙论坛上,中信国安广视联手有线运营商,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DVB+OTT全新高清智能机顶盒G-1,迅速成为业内焦点,它承载着构建DVB+OTT广电生态链的示范重任,能够实现广电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不过,对于整个广电系统来说,受制于旧有观念、管理模式等樊篱,产业相关各方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尽早统一利用DVB+OTT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抢占有利位置,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将极为被动。
     

 
  (中信国安广视G-1项目启动)
 
危机:只能“看”的电视就像台老爷车
 
  曾经辉煌无比的诺基亚手机,因为未能及时转型,最终倒在了智能手机普及的开局之际。对于广电系统而言,这种危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已经在逼近。
 
  过去,电视作为人们日常重要的娱乐生活方式,为广电系统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用户。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了近2.4亿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7%,这是一组值得骄傲的数据。如果不是新技术的出现,整个广电行业有足够的资本躺在这个功劳簿上睡大觉。



  (图:中信国安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璐签到)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渗透,把潜在的危机逐渐摆在了从业者的桌面上。借助新技术实现的“三网融合”,人们就可以在手机上看电视、上网,在电脑上打电话、看电视,而在电视上打电话、上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大网络之间的边界被模糊化,这也意味着这三个领域原先的平衡被打破。近年来,电视阵地正逐渐被IPTV、网络视频等新兴娱乐产品入侵。


 
  (图: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做主题演讲)
 
  对此,在今年主题为“新形势下的DVB+0TT新模式”的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上,中信国安广视总经理廖小同给与会者分享了一些数据,显示出有线电视增速放缓和IPTV迅猛崛起的趋势。全国IPTV的覆盖人数从2008年的约174万,已经增长到2015年的逾7000万,年增幅最低为24%,最高则达到了204%,反观有线电视用户数,仅从2011年的约2.2亿增加到2015年的2.4亿左右。廖小同还分地区展示了有线电视与IPTV的用户数量与增长趋势,部分地区IPTV增长势头甚至已经超过了有线电视网络。


 
  (图:中信国安广视总经理廖小同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华山做产品介绍)
 
  这些冰冷的数据释放出的信息,就是虽然目前有线电视依然坐拥用户规模之利,IPTV尚无法抗衡,但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上,IPTV已经呈现出咄咄逼人的增长势头。IPTV所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只能“看”的电视就像老爷车一样,落伍于时代,电视要能用来“玩”。
 
  有线电视网络传统的推广策略、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都面临着电信运营商统一主导的IPTV/OTT的全面挑战,其数十年来形成的单一收视费理念已经大大落后,市场化创新严重不足,致使在激烈的竞争中用户逐步开始流失。这也是DVB+OTT模式产生并渐次发展的动力,意识到危机的广电系统并不想坐以待毙,这一模式被视为广电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夺得市场主动权最具希望的方案。
 
机遇:大屏客厅娱乐的需求不减反增
 
  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广电系统也有着稳定军心的核心优势:市场调研表明,客厅大屏依然占据着家庭生态的重要地位,即使在移动终端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屏依然是以家庭为核心的重要信息传播渠道。
 
  换言之,用户的客厅大屏娱乐需求并没有减低,而是有着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意味着,2亿多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群依然是广电系统的优势资产,只不过需要转变思路,加快投入到三网融合的怀抱中,用新技术、新模式去满足市场和用户提出的要求。
 
  本次论坛上主管机构给DVB+OTT新模式带来的依然是积极信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在发言中,强调了加强广电网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重要性,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杨杰则明确提出,要在广电发展的十字路口,加快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利用移动互联网大力开发智能融合终端。同时,国家层面“智慧广电”路线以及“电视+”行动和“宽带广电”战略核心路径的提出,也给DVB+OTT模式的发展增强了驱动力。


 
  (图:DVB+OTT合作伙伴发布仪式)
 
  DVB+OTT模式能够成为广电系统最具希望的发展利器,核心在于它大胆拥抱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基于用户需求出发,基于大数据分析运营,不论是在内容输出还是在运营方式上,都有着大胆变革,足以让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首先,DVB+OTT模式能给用户提供范围和广度远超电视的内容覆盖、娱乐形式。这一点,作为典型应用的全新高清智能机顶盒G-1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国安广视通过与CIBN、芒果、SITV等多家内容提供商合作,共汇聚了十万小时以上的节目内容,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综艺、纪录片、4K体验等多个品类的视频资源。同时,它还提供了G游戏、G教育、G商城、G生活、G社区等在内的特色增值服务,让用户在家就能完成学习、游戏、购物等多种互动。
 
  其次,DVB+OTT模式通过跨区域大数据的采集和汇聚,并进行精准分析,回馈市场,从而指导运营,真正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国安广视创建了一个大数据智能营销平台,联手有线运营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DVB到OTT的流量导入与流量运营,并为用户实现智能推荐和跨业务智能推荐,最终实现个性化产品组合与个性化定价。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的思维,必将帮助广电运营商改善和丰富既有的运营模式,实现高效低成本高收益的双赢局面。


 
  (图:中信国安广视总经理廖小同做主题演讲)
 
  再次,DVB+OTT模式秉承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引入优质的技术系统、数据分析、广告运营、内容引入等合作平台,增强竞争力。国安广视从成立至今,对人才、技术体系、商务模式等保持开放态度,同秒针、亦非云、YUME等多个行业伙伴进行了参股合作,并且未来还会基于广视DVB+OTT商业模型,进一步开拓,搭建一个全面、便捷的平台。
 
  可见,客厅大屏娱乐需求是广电系统决胜的基础环境,而DVB+OTT模式则是广电系统适应家庭娱乐新生态的一把利剑。
 
挑战:广电系统分散割据的体系和环境
 
  船小好掉头,船大自然掉头也难。DVB+OTT模式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但对于已经运行了数十年的有线电视网络这架庞大的机器,要靠着某一家企业或机构的一己之力去扭转方向,殊为不易。
 
  DVB+OTT模式以及此次国安广视发布的全新产品G-1,已经为广电系统的互联网之路指明了一条道路。但是,DVB+OTT模式能否最终推动广电系统步入新的时代,在与IPTV等新生势力的竞争中占上风,仍然有着亟待解决的大命题。
 
  在2014年的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上,秘书长曾会明就总结过有线电视网络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来自于体制机制与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冲突。传统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形成了十分封闭的技术体系,各个地方的有线网络处于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分割态势。

 
  如果要突破困境,就必须在危机意识之下,各自抛弃一部分局部利益,抱团取暖,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的技术和运营体系,创新业务形态并落地,给用户以最佳的娱乐体验,才能迎来规模效益和产业升级。各方为此都在尝试,国安广视提出的“投资全网智能终端、DVB和宽带收入不动、OTT部分运营分成”合作模型,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能保障各个有线网络的利益。国安广视也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在长沙等地成功进行了落地实践,各方反响良好。
 
  显然,广电系统在互联网大潮中已然在慢慢苏醒,开始意识到危机所在,然而在技术和商业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面前,这种苏醒的速度远远不够,一旦IPTV等竞争阵营真正形成了大的气候,有线电视网络再想挽回局面的机会就大大减小了。可以说,三网融合的当前,市场和业界对广电系统的期待就是:何时这个庞大的体系能够形成合力,在“互联网+”中成功转身?
 

页面链接:   https://news.znds.com/article/10214.html

下一篇
谷歌借助Daydream将虚拟现实高调引入到Android软件。Daydream将向研发者和制造商提供工具,使其能够打造伟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谷歌在这方面似乎走在了前面,但这种领先优势可能只是…